[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开关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2123.0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8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罡;丁敏;王聪聪;裴浩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H01R3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达丽娜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开关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源插接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发展,智能家居的概念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然而智能家电在给人们带来舒适便捷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消耗着电能。据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CECP)调查显示,空调每年待机能耗约达到30亿度以上,饮水机一年的待机能耗达到137亿度等。在平均待机能耗占家庭总能耗10%的情况下,更换现有电器设备来使用绿色节能电器的做法得不偿失,因此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增加认知模块的智能化操作来代替机器智能化的使用方案应运而生,例如智能开关的开发等。
目前外市场上出现的智能开关有传感式(光控、声控、温控)智能开关、可定时式智能开关、永磁式开关以及漏电保护开关等,这些智能开关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中,能够起到自动控制电器设备接通和关断电源的目的;然而这些智能开关的功能都较为单一,智能化程度不高,交互性不足,存在着使用面窄、可控性差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开关控制器,它能够智能控制电器设备通断电,不仅能够对电器设备本身进行监测,还能够与人进行交互,从而使电器设备在处于待机状态或无人使用的情况下自动切断电源,减少电能的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开关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有插座,壳体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插头,壳体内设置有输入端连接插头、输出端连接插座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电源转换模块、电能计量模块、人体红外监测模块以及继电器组,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插头,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能计量模块和人体红外监测模块连接;所述电能计量模块连接在插头与继电器组之间,电能计量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还与人体红外监测模块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组的受控端,继电器组的常开触点串接在电能计量模块与插座之间。
上述智能开关控制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微处理器信号输入端连接的声音检测模块。
上述智能开关控制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设置在壳体内的ZIGBEE终端模块与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上述智能开关控制器,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降压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以及稳压电路。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通过对电器设备自身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以便在电器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及时切断电源;还可以通过红外探测技术判断用户是否正在使用电器,若用户不在电器使用范围内,但电器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也会自动切断电源,实现电能的零损耗。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设置有电源转换模块,能够为盒体内的其他模块供电,无需第三方供电,使用和携带均很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在不需要利用大成本的更换现有家电的情况下,以认知模块的智能化操作代替机器的智能化,实现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壳体,2.插座,3.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的前侧壁上设置有插座2,壳体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插头,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插头,控制电路输出端的连接插座;控制电路用于对用户是否正在使用电器设备或者电器设备是否处于待机状态进行信息采集,并根据采集的信息控制电器设备的通断电。
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ZIGBEE终端模块、电源转换模块、电能计量模块、声音检测模块、人体红外监测模块以及继电器组,各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2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绕线盒
- 下一篇:一种带防呆设计的连接器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