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负荷管理功能的低压塑壳断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81905.2 | 申请日: | 2015-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7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金福根;肖民;陈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捷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71/00 | 分类号: | H01H7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 地址: | 211134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负荷 管理 功能 低压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塑壳断路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负荷管理功能的低压塑壳断路器。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网中一种重要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用来关合、承载、开断运行回路的正常工作电流、过载电流和短路电流。随着低压电器的发展,先后出现了电子式塑壳断路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智能控制与保护开关等多种产品,在这些产品中增添了智能控制、漏电保护等功能,但是,还是有些不足尚待解决,例如现有的电子式塑壳断路器、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智能控制与保护开关等产品只具有漏电、短路、过载保护分合闸功能,都不具备负荷管理功能,供电公司在用电紧张时为了实现限电拉闸,就需要安装电力负荷管理终端,实现功率控制和电量控制。而低压塑壳断路器在配电箱应用中,若需要增加负荷管理功能,就需要配置负荷管理终端等设备,这样做一是增加设备投资,二是配电箱体积增大,用于放置负荷管理终端监测设备,三是配合负荷管理终端需要外部安装三只电流互感器,增加二次接线等工作量,增加成本和安装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低压塑壳断路器内部增加负荷管理功能的低压塑壳断路器,有效降低成本、简化设计和降低工作难度,同时能完全实现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负荷管理功能的低压塑壳断路器,包括低压塑壳断路器主体,其中:低压塑壳断路器主体内安装有分闸继电器、组合式电流互感器、电动操作机构,低压塑壳断路器主体上还安装有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控制模块分别与分闸继电器、组合式电流互感器、电动操作机构连接,智能控制模块采集低压塑壳断路器主体的电压值以及组合式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值,计算出实时功率和实时电量;当实时功率或实时电量超出智能控制模块自身设置的功率定值和电量定值时,智能控制模块控制分闸继电器跳闸。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组合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三个用于检测三相电相应单路电流的电流互感器和一个用于测量三相电及N相的零序电流的零序电流互感器。
上述的智能控制模块可插拔地固定在低压塑壳断路器主体上。
上述的智能控制模块包括电源单元、交流采样单元、MCU处理单元和液晶显示单元。
上述的电动操作机构用于合闸动作。
上述的智能控制模块与低压塑壳断路器主体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插拔固定。
上述的分闸继电器、组合式电流互感器、电动操作机构以及智能控制模块采用模块化分区布设。
上述的塑壳断路器交流额定电压为400V及以下,额定电流小于1600A。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具有两大基本功能,即功率控制和电量控制。本实用新型的低压塑壳断路器,具有智能控制模块,智能控制模块采集电流互感器的三相电流,采集低压断路器的三相电压,从而计算出实时功率和实时电量。智能控制模块可设置功率定值和电量定值,低压塑壳断路器实现功率控制和电量控制,因此安装了智能控制模块的低压塑壳断路器能完全可以实现电力负荷管理终端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以下优点:
1)节省投资和工时:负荷管理终端在许多场合均可省去,节省了设备投资。负荷管理终端省去后,器件之间的二次线减少,内部接线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
2)限电不停线路:低压断路器具有负荷管理功能后,用户超负荷实现功率分闸或电量分闸,无须线路停电,实现限电不停线路,达到电力负荷管理功能。
3)节电:许多场合无须再安装负荷管理终端等设备,配电箱内器件的设备总功耗大大降低,达到节电效果。
4)设计简单:由于二次接线线、监测设备的减少,配电箱的设计将变的十分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3是智能控制模块安装示意图;
图4是智能控制模块控制逻辑示意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低压塑壳断路器主体1、分闸继电器11、组合式电流互感器12、电动操作机构13、智能控制模块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捷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捷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19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漏电断路器护罩
- 下一篇:一种接触器的支撑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