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防止线材表面划伤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81001.X | 申请日: | 2015-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2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义;刘维;董庆;张洪起;牛国锋;马洪磊;盛昭江;杨栋;吴志远;宋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9/14 | 分类号: | B21B39/14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琴 |
| 地址: | 054027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防止 线材 表面 划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对线材表面产生擦划伤的装置,属于线材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线材生产过程中,高温线材往往需要通过轧制通道进行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轧制通道并非完全平直,会有高低倾斜或左右转弯的变化,在高度发生变化的区域需要设置倾斜的弯梁,如有的企业吐丝机前的轧制通道将水平运行的高温线材通过弯梁输送到20°倾斜布置的吐丝机,在弯梁上高温线材通过导管进行输送。但是在生产实际中发现,由于高温线材的表面硬度较低,在通过导管时线材的表面与通道内部摩擦会发生粘连、结瘤,使线材表面产生严重的擦划伤,影响线材表面质量和性能,无法满足高品质精品钢、不锈钢的生产需要。因此,如何避免高温线材在轧制通道中表面产生擦划伤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亟待加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线材表面划伤的装置,这种装置能够替代原有的滑动导管,可以有效地防止线材表面因滑动摩擦产生擦划伤。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够防止线材表面划伤的装置,它包括外导管、导管内芯和内衬,外导管、导管内芯和内衬均为套管结构,导管内芯套装在外导管中,内衬套装在导管内芯中,导管内芯的外径与外导管的内径相匹配,内衬的外径与导管内芯的内径相匹配,内衬的内径与线材的外径相匹配。
上述能够防止线材表面划伤的装置,所述导管内芯的后端外周上有向外凸起的外环台阶,外环台阶的外径大于外导管的内径,外环台阶的前端顶在外导管的后端面上。
上述能够防止线材表面划伤的装置,所述导管内芯的前端内壁圆周有向内凸起的内环台阶,内环台阶的内径小于内衬的外径,内衬的前端顶在内环台阶的后端面上。
上述能够防止线材表面划伤的装置,所述外导管、导管内芯和内衬为多套,它们分别组成多个输送单元,多个输送单元顺序排列安装在轧制通道上,多个输送单元的轴线沿轧制通道弧线光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导管进行改进,增加了导管内芯和内衬,内衬的内径与线材的外径相匹配,防止线材与导管接触产生粘连、结瘤对线材表面产生的划伤。同时,导管内芯和内衬采用可更换结构,不但可以及时更换,防止因内壁损坏造成线材表面的划伤,还降低了导管的成本。另外,整个输送通道由多个输送单元连接组成,便于输送通道的形变和维修更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和维修方便,有效地提高了线材表面的质量,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外导管1、导管内芯2、内衬3、外环台阶4、内环台阶5、弯梁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外导管1、导管内芯2和内衬3组成。
图1显示,外导管1、导管内芯2和内衬3均为套管结构。导管内芯2套装在外导管1中,内衬3套装在导管内芯2中,导管内芯2的外径与外导管1的内径相匹配,内衬3的外径与导管内芯2的内径相匹配,内衬3的内径与线材的外径相匹配,线材可以在内衬3中滑动通过。
图1显示,导管内芯2与外导管1为可拆卸的结构。在导管内芯2的后端外周上有向外凸起的外环台阶4,外环台阶4的外径大于外导管1的内径。装配时,将导管内芯2从外导管1的后端向前推动,直到导管内芯2后部的外环台阶4的前端顶在外导管1的后端面上。外环台阶4前部的导管内芯2的外径与外导管1的内径紧密配合,使导管内芯2与外导管1紧密连接。拆卸时,向后拉出导管内芯2即可将导管内芯2与外导管1分离。
图1显示,内衬3与导管内芯2也为可拆卸的结构。在导管内芯2的前端内壁圆周有向内凸起的内环台阶5,内环台阶5的内径小于内衬3的外径。装配时,将内衬3从导管内芯2的后端向前推动,直到内衬3的前端顶在导管内芯2的内环台阶5的后端面上。内衬3的外径与导管内芯2的内径紧密配合,使内衬3与导管内芯2紧密连接。拆卸时,向后拉出内衬3即可将导管内芯2与内衬3分离。
图2显示,外导管1、导管内芯2和内衬3为多套,它们分别组成多个输送单元,多个输送单元顺序排列安装在轧制通道上,图2中的多个输送单元安装在弯梁6上,多个输送单元的轴线沿弯梁6弧线光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10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