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科用防压疮头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0514.9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4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艾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艾民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科 用防压疮 头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儿科用防压疮头套。
背景技术
目前对已一岁一下的婴幼儿,输液都是在头皮处扎针,这是由于婴幼儿头皮柔软、血管充盈,而且在头皮处扎针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婴幼儿容易乱动,扎针在头部,可以避免走针。对于长时间需要输液的婴幼儿,尤其是在ICU病房中的婴幼儿,针柄长时间与皮肤接触压迫,容易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形成压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目前婴幼儿在头皮静脉输液时,容易产生压疮的缺陷,提供一种儿科用防压疮头套,其使用方便,戴在头部后,可以有效防止压疮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儿科用防压疮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半球形的网状弹力套体,套体由多条弹力线交叉组成,套体上分布有多个网孔,网孔处设有用于针柄固定的柔性垫,柔性垫底面为平面,上表面设有多个与网孔形状匹配的凸起,凸起之间的沟槽与弹力线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柔性垫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柔性垫的作用是将针柄固定,使其不与头部的皮肤直接接触,防止出现压疮,因此其形状也并不局限于方形或圆形,只要其能够减小针柄对头部皮肤的压力即可,其一定要柔软。
柔性垫安装在套体的内侧面,其凸起穿过网孔凸出来,其底面与婴幼儿的头皮直接接触。其紧邻扎针部位,针柄通过胶带粘贴在柔性垫的凸起上。本身柔性垫的凸起凸出网孔,因此一般不会与套体发生位移,而且在用胶带固定针柄时,胶带也同时对柔性垫和套体进行了二次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柔性垫上的凸起形状为圆形或菱形。
柔性垫上的凸起以能穿出网孔1-2mm为佳。
柔性垫可以采用医用硅胶制作,其质地柔软,对皮肤刺激小。
本实用新型的套体与现有技术外科手术用的弹力网帽结构大致相同,只是其弹力要更小,以适应婴幼儿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使用本实用新型,婴幼儿在头皮静脉输液时,针柄不直接与头皮接触,不会出现压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如图中所示:1.套体;2.网孔;3.柔性垫;4.凸起;5.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套体1为半球形,由多条交叉的弹力线组成,撑开后会形成多个菱形的网孔2,柔性垫3底面为平面设计,其上表面设有多个菱形的凸起4,凸起4之间的沟槽与弹力线的直径匹配(弹力线可以嵌进沟槽中)。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预先确定头皮扎针的位置,然后将套体1戴到婴幼儿的头部,然后将柔性垫3放置在扎针位置附近,使其凸起4透过网孔2凸出来,然后扎针,将针柄利用胶带粘贴固定在柔性垫3和套体1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艾民,未经张艾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05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