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防摔无线麦克风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0238.6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7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申其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三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李晓菲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无线 麦克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无线麦克风,具体来说是一种减震防摔无线麦克风。
背景技术
麦克风已经广泛应用于KTV、会议厅和多媒体数学等各种场合,由于麦克风经常会意外掉到地上,使得麦克风与地面接触时产生了冲击力和震动,很容易损坏麦克风。虽然目前已经由些防震设计,但是大部分是通过增加一些外部固定机构,这样极大的影响力麦克风的外观,还有目前KTV包房光线比较暗淡,当麦克风放在桌面、沙发或不慎跌落在地面,寻找起来比较麻烦。
参见授权公告号CN201450575U的实用新型专利(下称:对比文件1),公开“一种无线发光防震话筒(麦克风)”,在麦克风的尾部设置保护底座,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震效果,但麦克风在掉落时,如果是麦克风的头部易直接与地面接触,仍难避免麦克风的损坏,使其防震效果不完善。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减震防摔无线麦克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麦克风防震效果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减震防摔无线麦克风,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震防摔无线麦克风,包括一具有中空内腔的麦克风壳体和设置于麦克风壳体内的发射天线、电池,所述麦克风壳体的底端设有与该底端可拆卸连接的由弹性材质制成的外保护底座,减震防摔无线麦克风,还包括铅垂机构,所述麦克风壳体的底端连接铅垂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铅垂机构包括铅垂线和铅垂块,所述铅垂线的一端连接麦克风壳体的底端,所述铅垂线的另一端连接铅垂块。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铅垂线的一端连接外保护底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发射天线外侧套设有减震防摔保护套。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麦克风壳体下端内壁成形有环凹槽,所述保护套上端对应成形有卡入所述环凹槽内的环形凸缘,保护套下端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供所述发射天线伸入的腔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音频采集器,所述麦克风壳体上端设置有音频采集器,所述腔体外壁轴向间隔成形有数条环形沟槽;所述腔体底端封闭;所述腔体底端端面上开具有与腔体相通的孔;所述音频采集器外侧罩有防护网;所述麦克风壳体上端外侧套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防滚保护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麦克风壳体的外壁套设有外罩。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罩上设置呼吸灯。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设置在麦克风壳体顶端的网头和音频信号采集器,所述网头覆盖住音频信号采集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麦克风壳体的上端套设有防震圈,所述防震圈的外径大于网头的最大外径。
有益效果
1、麦克风壳体底端设置铅垂机构,铅垂机构能够辅助使用者调整手握麦克风的姿势,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在麦克风不慎掉落时,麦克风壳体底端最先着地,与麦克风壳体底端的外保护底座配合使用,达到最佳的减震功能;
2、外罩上设置呼吸灯,与现有技术话筒中的感应灯相比,一方面具有节电效果,另一方面也便于在静止的环境下找到麦克风;
3、减震防摔保护套下端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腔体,腔体外壁轴向间隔成形有数条环形沟槽,使沟槽两侧形成多级沟槽台阶面,台阶面之间的所述沟槽形成缓冲沟,当话筒下端垂直着地时,保护套首先与地面接触,从而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话筒损坏;而且音频采集器外侧罩有防护网,麦克风壳体上端外侧套设有由弹性材料做成的减震防滚保护圈,因此,无论话筒从哪个方位跌落,都可防止其损坏;
4、铅垂物采用玉佩、荧光玉佩或反光镜片,在达到铅垂效果的同时,也便于在KTV或昏暗的室内寻找到话筒,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设置遥控模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减震防摔保护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下端的局部放大纵剖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麦克风壳体;2、音频采集器;3、发射天线;4、减震防摔保护套;41、环形凸缘;42、腔体;43、环形沟槽;44、孔;45、减震平台;5、防护网;6、保护圈;7、铅垂机构;71、铅垂线;72、铅垂块;9、电池;11、环凹槽;13、遥控模块;14、按键模块;15、显示模块;16、显示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三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三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02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