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环压缩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80175.4 | 申请日: | 2015-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3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玲;李赞丰;刘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静 |
| 地址: | 5104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环 压缩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环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活塞环压缩器。
背景技术
活塞环是用于嵌入活塞槽沟内部的金属环,它和汽缸,活塞,汽缸壁等一起完成燃油气体的密封。汽车发动机维修装复活塞时须把活塞环套入活塞槽沟内并进行压缩,防止活塞环弹出。而现有的活塞环压缩器在活塞连杆组安装过程中,由于片簧和活塞环之间容易留有空隙,使得活塞环容易弹出,影响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活塞环压缩器,其可以实现活塞环的压紧,防止活塞环弹出。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活塞环压缩器,包括第一夹边、第二夹边和与活塞环外径相适应的套筒,所述套筒设有夹口,所述夹口两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夹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边的一端,所述第一夹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边的另一端均位于所述套筒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边和所述第二夹边配合形成的水平倾斜角度为45°~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边和所述第二夹边长度均为20mm~2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所述第一夹边、所述第二夹边的厚度均为0.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所述第一夹边、所述第二夹边均为钢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所述第一夹边、所述第二夹边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提供一种活塞环压缩器,其套筒和活塞环外径相适应,其夹口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夹边和第二夹边,将活塞环套入活塞后,所述活塞环压缩器包覆住活塞,并配合钳具将第一夹边和第二夹边夹紧,使得套筒紧密贴合活塞环,活塞环被压紧不再弹出。本实用新型对活塞环压缩准确,大大地提高活塞环装配效率,并且,其结构非常简单,制作成本较低,有利于批量生产。
所述第一夹边和所述第二夹边配合形成的水平倾斜角度为45°~60°,更加有利于钳具夹紧第一夹边和第二夹边,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
所述第一夹边和所述第二夹边长度均为20mm~25mm,与钳具的夹持部长度相适应,保证了钳具能够有效地夹紧第一夹边和第二夹边。
所述套筒、所述第一夹边、所述第二夹边的厚度均为0.8mm,其厚度适中,具有较好的强度,同时,兼具一定的弹性,有利于套筒往内收缩。
所述套筒、所述第一夹边、所述第二夹边均为钢板,增强活塞环压缩器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防止活塞环压缩器使用出现断裂或松弛等现象。
所述套筒、所述第一夹边、所述第二夹边一体成型,简化了制作工艺,进一步降低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活塞环压缩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套筒,11、夹口,21、第一夹边,22、第二夹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活塞环压缩器,包括套筒10、第一夹边21和第二夹边22,套筒10选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作,套筒10的内径值可根据实际活塞环外径大小设计,套筒10设有夹口11,夹口11两侧分别连接第一夹边21的一端和第二夹边22的一端,第一夹边21的另一端和第二夹边22的另一端均位于套筒10外侧。把活塞环按规定的要求安装到活塞环槽,转到相应的位置,套上所述活塞环压缩器,并配合平口大力钳或其他钳具将第一夹边21和第二夹边22夹紧。由于套筒10具有一定的弹性,其会随着第一夹边21和第二夹边22的夹紧而往内收缩,紧密贴合活塞环,活塞环被压紧不再弹出,之后再将活塞连杆组轻松推入气缸。本实用新型对活塞环压缩准确,活塞环不易转动,提高了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并且,其结构非常简单,制作成本较低,有利于批量生产。
第一夹边21和第二夹边22配合形成的水平倾斜角α优选为45°~60°,更加有利于钳具夹紧第一夹边21和第二夹边22,达到了省时省力的效果。
第一夹边21和第二夹边22长度均为20mm~25mm,与钳具的夹持部长度相适应,保证了钳具能够有效地夹紧第一夹边21和第二夹边22。
套筒10、第一夹边21、第二夹边22的厚度均为0.8mm,其厚度适中,具有较好的强度,同时,兼具一定的弹性,有利于套筒10往内收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0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