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AB点胶机出胶混合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79912.9 | 申请日: | 2015-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2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郭勇;夏志云;井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光宝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8 | 代理人: | 郭杨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ab 点胶机出胶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点胶机的出胶阀结构改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B点胶机出胶混合阀。
背景技术
AB点胶机,也即双液点胶机,与一般的单组份胶水点胶机相比,能够适应双组份的胶水混合配比点胶,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点胶设备。在这类点胶机中,出胶阀是较为关键的部件,其阀体上部的阀口用于连接胶桶,下部的阀口与点胶针头相连,同时阀体上开有进气孔连接内部阀道和外部气泵设备,用于提供气压以挤胶,同时便于控制出胶流量。然而已知的所述出胶阀在实际运用中暴露出如下问题:
1)阀体内连接上下阀口的阀道为直管道,即便是在未加气压的闲置状态,阀道内的残胶也容易在重力作用下经下阀口流入针头,最后从针头的喷射口滴到外部,造成环境和产品的污染,影响美观,同时增加了人工清理成本;
2)AB胶于胶桶内并非完全混合均匀的状态,出胶时通过向阀道内的胶液加压,能够压缩并加速胶液内部紊动,起到一定的混合作用。然而因阀道为直管道,无法提供胶液以足够的承载面与气压协调作用,故混合的效果不甚理想。
3)已知阀体均由PP材料制成,当胶液温度较高时,阀体热胀冷缩明显,造成阀道和阀口变形较多,无法很好的控制出胶流量,大大降低喷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现有出胶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AB点胶机出胶混合阀,其能够有效防止漏胶现象,并有助于极大的提高AB胶液在阀道内的混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B点胶机出胶混合阀,包括开有上、下阀口的阀体及设于阀体内连接上、下阀口的阀道,并且阀体上还开有连接阀道和外界气泵的进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道具有一个以上的折弯。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折弯为圆弧折弯。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实施时,对于折弯数量和折弯的形式不作具体限定,当然亦有如下较为优选的方案:
1)所述阀道呈正弦波形。
且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阀道呈均匀的正弦波形,正弦波的波距λ和波幅h的比值为1/3~1。
2)所述阀道呈螺旋形。
且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阀道呈均匀的螺旋形,其的螺距S和大径D的比值为1/3~1。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阀道内壁表面为分布有凸起的粗糙表面,粗糙表面能够提供更好的阻滞力,防止非加压时漏胶现象发生。且在加压时,粗糙表面又能增大与胶液颗粒的摩擦碰撞,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
较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阀道内壁表面为均匀且连续的波纹。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阀体为金属阀体,例如铁阀体、铜阀体、不锈钢阀体、铝阀体等。金属阀体能够减小因胶液热度造成热胀冷缩带来的变化,确保出胶流量控制的平稳,提高点胶精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气孔上设有自动平衡阀道内压力的压力调节阀。当阀道内压力过大时(超过预设的临界值),压力调节阀能自动泄压,确保在点胶时能够顺利充气加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正常工作。
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同常规技术一样,上阀口连接胶桶,下阀口连接针头,进气孔与气泵连接。胶桶内的AB混合胶流入阀道内后,通过供气加压经下阀口挤入针头内,最后从针头的喷射口喷出,进行点胶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AB点胶机出胶混合阀,其一改传统的竖直阀道,设计了弯折的阀道,提供给胶液一定承载面抵抗重力,即便是在未加气压的闲置状态,阀道内的残胶也不易在重力作用下经下阀口流入针头,最后从针头的喷射口滴到外部,故有效防止了非加压情况下的漏胶现象。不仅确保了环境和产品的清洁和美观,同时节约了胶液和人工清理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中的弯折阀道能够减慢胶液流动,当向阀道内部加强压时,折弯的阀道与强压协调作用,例如提供胶液更多撞击势能,增强内部紊流,从而给予AB胶液较好的搅拌,大大提高AB胶液的混合效果,进一步改善点胶产品质量。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阀体为金属阀体,金属阀体能够减小因胶液热度造成热胀冷缩带来的变化,确保出胶流量控制的平稳,提高喷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光宝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光宝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9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