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串珠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8904.2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6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洋;扈昕瞳;孙志军;盛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44C27/00 | 分类号: | A44C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串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珠机,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工业范围内,利用气动技术实现高效、洁净、自动穿引珠子的串珠机,属于机械工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珠帘、手串等饰品凭借其美观、质轻的优点时常出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巨大的市场占有量令其加工工艺受到普遍的关注。在现有的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人工穿引的方式完成,虽然可以根据产品需要对于串珠工序进行调整,但是高额的人工费用、低下的效率都成为了其大幅发展普及的桎梏。利用机械代替传统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变为不可忽视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珠子自身的重力和气泵气流量的控制实现珠子穿引工作,无需人工干预,生产效率高,工作过程洁净的串珠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动串珠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座上表面为斗型结构,斗型结构中心设有一中心垂直通孔;从基座一侧横向冲孔至穿过中心垂直通孔但不穿透基座,该横向孔末端设有一纵向通孔;横向气泵软管从横向孔外端插入至中心垂直孔位置,纵向气泵软管从纵向通孔下端插入至横向孔位置,纵向通孔上端插入空心管,引导丝从中心垂直通孔下端插入至中心垂直通孔与横向孔相交处下表面位置;横向气泵软管、纵向气泵软管分别连接横向气泵、纵向气泵;基座上部设有外罩,外罩顶部设有开口盖板。
优选地,所述引导丝设于中心垂直通孔的轴线位置。
优选地,所述基座外侧设有用于和外罩连接的螺纹。
优选地,所述空心管设于所述外罩内部。
优选地,所述外罩采用透明材质。
优选地,所述中心垂直通孔、横向孔和纵向通孔的尺寸与需要进行穿引的珠子尺寸一致
工作时,开启开口盖板,倒入需要进行穿引的珠子,合上开口盖板后调整横向气流和纵向气流的气流量,使横向气流量仅能驱动珠子滚动,纵向气流量可以克服珠子自身重力令珠子从空心管顶端飞出;此时,外罩内部的珠子受到自身重力影响滚动至中心通孔中,当珠孔位置竖直时将受到自身重力影响落至引导丝上,不受横向气流影响,直接根据引导丝的形态滑下;当珠孔位置并非竖直时,将无法套在引导丝上,受到横向气流作用吹至横向孔中至与纵向通孔的相交点,再受到纵向气流的作用通过空心管后重新落回基座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采用气动技术代替传统的手工穿引,结构简单,具有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工作过程洁净、易于操作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串珠机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串珠机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串珠机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串珠机三维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和剖视图,所述的气动串珠机由引导丝1、横向气泵软管2、开口盖板3、外罩4、空心管5、基座6和纵向气泵软管7等组成。
基座6上表面加工成斗型以便于珠子聚集至中心位置,在其中心处做一垂直通孔,在一定高度处径向冲孔穿过中心垂直通孔后至一定深度,此横向孔并非通孔;在横向孔末端做一纵向通孔;在横向孔外端插入横向气泵软管2至中心垂直通孔位置;在纵向通孔下端插入纵向气泵软管7至横向孔位置,在纵向通孔上端插入空心管5;在基座6中心垂直通孔位置插入引导丝1至中心孔与横向孔下方相交表面位置;在基座6的外侧加工螺纹以便于和外罩4连接固定;在外罩4上方保留圆形开口便于加入珠子,并为圆形开口添加开口盖板3。
引导丝1应位于中心垂直通孔的轴线位置;横向气泵软管2插入横向孔中至中心垂直通孔的交线位置;纵向气泵软管7从纵向通孔的下方插入至与横向孔的交线位置。横向气泵软管2、纵向气泵软管7分别连接横向气泵、纵向气泵。
在工作开始前,开启开口盖板3,倒入需要进行穿引的珠子,合上开口盖板3后调整横向气流和纵向气流的气流量,为了完成穿引工作,需设置横向气流量较小,仅能驱动珠子缓慢滚动,设置纵向气流量较大,可以克服珠子自身重力令珠子从空心管顶端飞出;此时串珠机内部的珠子受到自身重力影响滚动至中心通孔中,当珠孔位置竖直时将受到自身重力影响落至引导丝1上,不受横向气流影响,直接根据引导丝1的形态滑下;当珠孔位置并非竖直时,将无法套在引导丝1上,受到横向气流作用吹至横向孔中至与纵向通孔的相交点,再受到纵向气流的作用通过空心管5后重新落回基座6上表面;由于引导丝1为竖直放置,则可以保证结束工作时不会有珠子留在机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8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