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电动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78084.7 | 申请日: | 2015-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7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史竞成;顾文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速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 地址: | 2151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是一种转弯性能更佳的折叠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的历史比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要早。直流电机之父匈牙利的实用新型家、工程师阿纽什·耶德利克最早于1828年在实验室试验了电磁转动的行动装置。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于1834年制造出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在1832年至1838年之间,苏格兰人罗伯特·安德森实用新型了电驱动的马车,这是一辆使用不能充电的初级电池驱动的车辆。
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电动车,是电动车的一种,它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电动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随着我国电动车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动车已经成为了无数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然而已知技术中的电动车,其结构复杂,且前轮与后轮之间基本上进行刚性连接,在转弯时,尤其是向后转弯时,整车的转向半径较大,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才能实现转弯,且一旦前轮控制不到位,容易出现车辆倾倒的情况,不仅对骑行人员自身驾驶技术有一定要求,而且易造成骑行人员摔伤,驾驶安全性和操作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折叠容易、稳定性高、转弯角度小的折叠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折叠电动车,包括一主轮架,所述主轮架上连接有车把手、驱动轮及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后轮架,所述后轮架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一后轮,并使所述后轮与所述驱动轮柔性匹配。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其中: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可转动的旋转体,所述旋转体枢轴连接一连接块和所述后轮架,所述连接块枢轴连接一坐垫,所述坐垫和后轮架分别枢轴连接一伸缩杆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其中:包括两个小车轮,两个所述小车轮对称连接在所述柔性连接件上。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其中: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一叉形支撑架以及与所述支撑架连成一体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枢轴连接在所述后轮架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其中:所述支撑架的两个枝杈间的宽度大于所述驱动轮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折叠电动车,其中:所述弹性件是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橡胶弹簧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精巧,与已知的电动车相比,结构精简,由于前轮与后轮柔性连接,在转弯时,随着前轮的转弯,后轮可以借助柔性连接件的柔性或弹性配合前轮的转弯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使整车转弯半径缩小,提高前后轮的契合度,同时也减少了转弯空间;且由于后轮是双轮结构,相对单个后轮,双轮的平稳性更佳,提高了车辆的整体平衡性,使用户操作时更加简单,不易发生倾倒问题,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相对于现有电动车的折叠技术,本申请电动车的折叠和展开结构以及折叠和展开过程都非常简单,且由于电动车自身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和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轮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折叠电动车,如附图2所示,包括一主轮架1,所述主轮架1上连接有车把手2、驱动轮3、折叠机构4及防护罩5,所述折叠机构4通过柔性连接件8连接一后轮7,并使所述后轮7与所述驱动轮3柔性匹配。
具体的,所述主轮架1包括本体11,所述本体11包括车把手安装架12、驱动轮安装架13,与所述电动车把手安装架12连接的第一支撑架16、连接所述电动车把手安装架12和第一支撑架16的连接面17。
所述车把手安装架12内可上下伸缩地插接有所述车把手2;所述驱动轮安装架13上安装有所述驱动轮3;所述本体11两侧分别设置一脚踏14,所述本体11的上端设置有一连接轴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速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速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8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车头碗组顶盖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三轮代步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