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烟电梯轿厢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77766.6 | 申请日: | 2015-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8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游培培;林双勇;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达电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F24F11/02;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安全运行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烟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在火宅发生时电梯井道内往往充斥着浓烟,如果此时有乘客被困在电梯轿厢之内,井道内的烟进入轿厢造成轿厢内供氧不足,威胁着乘客的生命健康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烟电梯轿厢,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无法防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包括通风道和进风口,所述通风道包括设置在轿厢左右侧壁的侧通风道、设置在轿厢底部的底通风道、设置在轿厢顶部的顶通风道。所述侧通风道和所述底通风道相通、所述侧通风道和所述顶通风道相通、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通风道与轿厢外部空间。所述通风道设置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轿厢内部空间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内与所述进风口相对的内壁上设置空气调节装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电动推杆、调节塞和控制器;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通风道的内壁,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与所述调节塞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调节塞包括过滤层和增氧层。发生火宅时,所述电动推杆可以推动所述调节塞将所述进风口堵住。同时,所述过滤层对进入轿厢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减少空气中的烟雾颗粒含量;其次,所述增氧层通过化学反应增加进入轿厢中空气内氧气的含量。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口为圆形开口;所述调节塞的横截面为圆形,靠近所述进风口至远离所述进风口方向所述调节塞的截面半径逐渐增大;所述进风口的半径大于所述调节塞的横截面的最小半径,所述进风口的半径小于所述调节塞的横截面的最大半径。所述调节塞在所述电动推杆的作用下,调整所述进风口的大小,从而调整进入所述电梯轿厢内的空气量。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层内设置活性炭。所述活性炭吸附空气中的烟雾颗粒等有害物质,对空气进行净化。
作为优选,所述增氧层内设置过氧化钠。所述过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增加进入电梯轿厢内空气的含氧量。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塞外设置防火橡胶密封圈。在发生火宅需要关闭所述进风口时,所述防火橡胶密封圈保证所述调节塞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轿厢内设置烟雾探测器,所述烟雾探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烟雾探测器探测到空气中的烟雾浓度超过设定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所述调节塞堵住所述进风口。
作为优选,所述底通风道与所述侧通风道之间设置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引导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底通风道内的空气在所述底通风道、所述侧通风道以及所述顶通风道之间循环。
作为优选,其中一个所述侧通风道与所述顶通风道之间设置抽风机,另一个所述侧通风道与所述顶通风道之间设置排风机。所述抽风机引导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底通风道内的空气在所述底通风道、所述侧通风道以及所述顶通风道之间循环。
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设置加湿器,所述加湿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当发生火灾时,所述控制器开启所述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作为优选,侧通风道设置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引导空气在所述通风道和轿厢内部之间循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发生火灾时,所述电动推杆推动所述调节塞将所述进风口堵住,同时对轿厢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和增氧。防止在发生火灾时轿厢内缺氧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一种防烟电梯轿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标号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防烟电梯轿厢,包括通风道1和进风口2。通风道1包括设置在轿厢左右侧壁的侧通风道11、设置在轿厢底部的底通风道12、设置在轿厢顶部的顶通风道13。侧通风道11和底通风道12相通、侧通风道11和顶通风道相通13、进风口2连通通风道1与轿厢外部空间。通风道12设置出风口121,出风口121与轿厢内部空间相通。优选的,出风口121设置在轿厢顶部。出风口121与电梯运行方向垂直,未发生火灾时可以加快轿厢内的空气循环;火灾时含有大量烟雾的热空气在电梯井道内由下往上运动,出风口121设置在轿厢顶部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进入轿厢内的烟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达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鑫达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77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