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沉介质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7710.0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6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军;何佩菲;陈国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溪市博远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再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沉介质桶。
背景技术
再生铝工业已经成为铝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世界每年近1200万吨的各种废杂铝通过加工而成为再生铝合金,而再生铝制备高性能铝合金工艺技术是铝加工技术进步的必然。
废铝再生工艺从大致上来说,分为三大步骤,第一,预处理;第二,熔融;第三,冷却成型。从废铝到纯铝的过程被称为预处理,废铝中包括各种其他杂质和金属,需要通过各种化学试剂或者方法进行筛选。预处理是废铝再生工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现有技术中,废铝的预处理,第一步是将废铝通过分选机,通过分选机去除可去除的杂质。所谓的分选机,其中最关键的工序就是将废铝经过多遍的介质冲洗,使介质桶里的介质与废铝中的杂质等发生反应,进而去除其中的杂质。由于废铝循环输送不方便,因此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含有介质的反应试剂通过泵不断与废铝接触,清洗过废铝后的反应试剂循环地回到介质桶里。采用上述方法和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设备需要检修,或者正常的停工状态下,时间稍微一长,介质桶中的介质就容易沉淀,使得泵在抽取反应试剂的时候,就只是抽取上层容易,降低了废铝的分选效率,浪费时间和劳动力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沉介质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沉介质桶,包括介质桶本体,所述介质桶上端连接有抽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桶的至少一个侧面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根气管,所述气管和气泵连接。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清焦节煤剂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介质桶的每一个侧面的下方均设置有一根气管,所述气管均和同一个气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介质桶本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层消泡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消泡层包括上层网、下层网和消泡料层,所述消泡料层内置于上层网和下层网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消泡料层由占介质桶本体中溶液的1%的量的高岭土和占介质桶本体溶液的0.5%的量的消泡剂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沉介质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沉介质桶,包括介质桶本体1,所述介质桶上端连接有抽水管道2,所述介质桶的至少一个侧面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根气管3,所述气管3和气泵5连接。
所述介质桶的每一个侧面的下方均设置有一根气管3,所述气管3均和同一个气泵连接。
所述介质桶本体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层消泡层4。所述消泡层4包括上层网、下层网和消泡料层,所述消泡料层内置于上层网和下层网之间。所述消泡料层由占介质桶本体1中溶液的1%的量的高岭土和占介质桶本体1溶液的0.5%的量的消泡剂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溪市博远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兰溪市博远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77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袋
- 下一篇:包装箱用的新型卡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