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退磁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77232.3 | 申请日: | 2015-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4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夏建华;温怡彰;刘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 地址: | 528137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磁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装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退磁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陶瓷压砖机的模具磁力均通过退磁电路进行退磁控制,如图1所示,其具体工作原理为:将选择开关SA旋到右边位置,此时接触器CJ’’中的线圈得电,主触头吸合,整流后的电源经过电阻R,降压在25、26之间输出电压,与模具吸磁板的线圈构成回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吸磁板产生反向磁场,使被磁化的模芯退磁;同时,时间继电器ST线圈也得电,当设定时间到,时间继电器ST触点断开,吸磁板线圈断电。
因此,现有的退磁电路退磁是否完全,主要取决于时间继电器的时间设定,相应地,由于模具吸磁板的材料不一样、尺寸不一样,所以吸磁板经常出现退磁不完全的现象,给更换模芯造成困难。同时,操作时的选择开关SA的电源是交流220V,也会给操作者的安全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退磁电路,可实现吸磁板的有效退磁。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退磁电路,可降低安全事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退磁电路,包括用于提供电源的电源电路、用于对模芯进行吸磁及退磁处理的模具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模具电路的控制电路,所述模具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及控制电路相连;所述模具电路包括上模具子电路及下模具子电路,每一模具子电路包括吸磁接触器及退磁接触器,所述吸磁接触器及退磁接触器分别与电源电路及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主断路器、变压器、上模电源子电路及下模电源子电路,所述主断路器的输入端接电源,所述主断路器的输出端接变压器的输入端,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上模电源子电路的输入端及下模电源子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上模电源子电路的输出端与上模具子电路相连,并与模具吸磁板的线圈构成回路;所述下模电源子电路的输出端与下模具子电路相连,并与模具吸磁板的线圈构成回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一电源子电路包括整流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一电源子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整流器相连的子断路器,所述子断路器设于变压器与整流器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上模控制子电路及下模控制子电路,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上模控制子电路及下模控制子电路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一控制子电路包括选择开关、第一中间继电器及第二中间继电器,所述选择开关、第一中间继电器及第二中间继电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所述上模具子电路的吸磁接触器与上模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中间继电器相连,所述上模具子电路的退磁接触器与上模控制子电路的第二中间继电器相连;所述下模具子电路的吸磁接触器与下模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中间继电器相连,所述下模具子电路的退磁接触器与下模控制子电路的第二中间继电器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选择开关的电源为24V直流电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器上设有上模接口及下模接口,每一接口包括开关信号输入点、吸磁信号输出点及退磁信号输出点;所述上模接口的开关信号输入点与上模控制子电路中的选择开关相连,所述上模接口的吸磁信号输出点与上模控制子电路中的第一中间继电器相连,所述上模接口的退磁信号输出点与上模控制子电路中的第二中间继电器相连;所述下模接口的开关信号输入点与下模控制子电路中的选择开关相连,所述下模接口的吸磁信号输出点与下模控制子电路中的第一中间继电器相连,所述下模接口的退磁信号输出点与下模控制子电路中的第二中间继电器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源电路接入的电源为380V交流电。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模具电路接入的电源为220V交流电。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退磁电路优化了电源电路、模具电路及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实现控制电路、模具电路、电源电路的有效结合。
其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吸磁接触器及退磁接触器的交替通电,使得吸磁板交替产生正、反向磁场,磁场逐步衰减,达到最终的退磁的功能;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和复杂程度,降低因不同材质、不同规格模具造成的退磁困难。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选择开关的电源是直流24V,给操作者的安全提供有力保证,降低操作者因触电带来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退磁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退磁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模具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72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