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具挂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6714.7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6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薛栋津;冯昭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施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08 | 分类号: | F21V2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 |
地址: | 5101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具 挂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挂钩装置,属于照明灯具领域。
【背景技术】
按灯具的配光分类,现有灯具包括直接型灯具、半直接型灯具、间接型灯具,其中,直接型和间接型灯具较为常见。直接型照明灯具由于其发出的光线直接照向空间,较容易满足空间内的照度,但由于其光线主要的方向是从上方直接往下照射,容易产生天花暗、桌面亮的空间洞穴感;间接照明灯具发出的光线全部照向天花,通过天花进行二次反射,会使得天花过亮,容易让人分不清空间照明的主次,且能耗也较高。因此,同时实现直接照明和间接照明的半直接照明灯具能够实现能耗较低且能提供天花与空间合适的亮度比,营造出舒适的照明环境。
目前,实现半直接照明的灯具需要与天花形成一定的距离,多采用悬挂吊装的方式,一般的安装过程为:先开吊装孔,固定吊杆,需一名安装人员托举灯具直至另一名安装人员把灯具与吊杆进行固定连接,由于安装过程占用两名人员,因而安装过程显得复杂且耗费人力,安装效率低,并且安装及维修拆卸皆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挂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灯具挂钩装置,包括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下端连接有一个“几”字挂钩,所述“几”字挂钩两末端对称上翘形成两个末端提钩。
优选的,所述末端提钩包括内侧面、底面和外侧面而形成凹状。
所述灯具挂钩装置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上端设有可供“几”字挂钩进出的槽口,所述灯罩内侧靠近槽口处对称设有与灯罩长度方向平行、可悬挂于末端提钩的凸缘。
进一步的,所述凸缘的宽度与所述末端提钩底面的宽度相适应。
所述凸缘设有开口向内的U型槽,所述末端提钩的内侧面上设有安装孔,可通过锥形螺丝穿过所述安装孔嵌入到所述U型槽中拧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罩槽口的宽度与两个末端提钩内侧面之间的距离相同。
所述“几”字挂钩的顶部设有吊杆连接孔,所述吊杆下端穿过所述吊杆连接孔与所述“几”字挂钩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末端提钩的高度为5mm-8mm。
优选的,所述末端提钩的外侧面向外倾斜,其倾斜角度最好为30°-45°。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具挂钩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本实用新型灯具挂钩装置中,将“几”字挂钩与吊杆连接后,将灯罩保持与“几”字挂钩平行的方向托举至吊装位置,然后将“几”字挂钩水平旋转至与灯罩方向垂直,横放于灯罩开槽中,两个末端提钩与灯罩槽口两边的凸缘相互抓合,即可将整个灯具牢固悬挂,工人无需再继续托举灯具,安装省时省力。同时,当需要维修拆卸时,只需将灯罩稍往上举,旋出挂钩,即可拆卸下来,维修拆卸便捷;
2、所述凸缘上设有开口向内的U型槽,所述末端提钩向的内侧上设有安装孔,用锥形螺丝穿过所述安装孔嵌入到所述U型槽中拧紧,能够进一步固定灯具,提高安全性;
3、在所述凸缘上设置开口向内的U型槽,不同于以往吊装灯具,在灯具上端固定位置开设吊装孔,灯具安装完成后,吊装位置不能改变,而本实用新型中,只需将末端提钩内侧面安装孔的螺丝松开,便可自由移动调节吊装位置,从而获得更好的照明效果,提高了安装的灵活性;
4、所述末端提钩的高度和外侧倾斜度既有利于“几”字挂钩顺利横放于灯罩开槽中,又能保证悬挂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几”字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吊杆与“几”字挂钩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挂灯罩时的示意图。
其中,1-吊杆,2-“几”字挂钩,3-螺母,4-灯罩,5-锥形螺丝,21-吊杆连接孔,22-末端提钩,23-安装孔,24-内侧面,25-底面,26-外侧面,42-凸缘,43-U型槽,41-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所包含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施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施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6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玻璃层及带有该玻璃层的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组件
- 下一篇:应力迁移检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