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LED光学透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76508.6 | 申请日: | 2015-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3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干;刘庆生;丁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1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光学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LED光学透镜。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以下简称LED)是一种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电子元件。这种电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现,早期只能发出低光度的红光,之后发展出其他单色光的版本,时至今日能发出的光已遍及可见光、红外线及紫外线,光度也提高到相当的光度。而用途也由初时作为指示灯、显示板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光二极管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显示器、电视机采光装饰和照明。
LED具有诸多优点,如节能、环保、安全、寿命长、低功耗、低热、高亮度、防水、微型、防震、易调光、光束集中、维护简便等。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等领域。在照明领域,为了增加照度,往往将多个LED灯珠集成在线路板上,制成发光板或发光带。而仅有LED灯珠还是不足以胜任照明工作的,因此还要在每个LED灯珠上设置一个透镜以扩大照明范围从而满足照明要求。传统LED透镜往往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用于改变光线传播路径的本体,另一个是通过螺纹或其它连接结构将前述本体和LED灯珠一同固定在线路板上的固定座。此类透镜的问题在于:由于采用两部分组装而成,因此其装配体积较大,从而在有些空间有限的场合下限制了其使用的数量,进而造成照度下降而无法胜任照明工作。由于固定座上有金属材料,因此在与线路板装配时,很容易由于误操作导致金属材料与LED线路搭接造成短路,从而影响使用。此外,这种组合式的透镜也增加了装配强度,同时也给日后的维护更换工作增添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LED光学透镜,采用一体加工成型技术,大大减小体积并且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LED光学透镜,包括一顶部为弧面、底部为平面的碗状本体,碗状本体的底部还设有一个圆环形的凸台,该凸台的台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柱。
优选的,固定柱在凸台的台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固定柱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固定柱的外径沿其轴线方向从连接端到自由端依次变小。
优选的,凸台的外径小于碗状本体底面的直径。
优选的,碗状本体顶部的母线为圆弧曲线、椭圆曲线或抛物线。
优选的,该透镜为一体加工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采用一体成型加工技术,将以往两个组件合二为一,不仅缩减了体积,而且还减少一道装配工序,便于安装和拆卸。
2.通过在线路板上开设固定孔使固定柱对应的插入固定孔中实现固定,快捷有效的将透镜、LED灯珠以及线路板连接成一体,不仅实现了快速装配也为日后的更换提供了便利条件。
3.固定柱的外径依次减小,不仅便于固定柱准确快速的插入到固定孔中,而且在过渡段的作用下逐渐增大作用力将透镜固定住。
4.碗状本体的顶部可以根据实际照明需要设计加工成不同形状以满足各种场合的照明要求,大大提升此类透镜的使用灵活度。
5.本透镜结构简单,安装便利,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右视图;
附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仰视图。
附图标记:
1碗状本体;2凸台;3固定柱;4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时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至4所示,一种LED光学透镜,包括碗状本体1,碗状本体1的顶部为弧面,其母线可以为圆弧曲线、椭圆曲线或者抛物线;其底部为平面。根据实际照明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母线进行加工,扩大了该类透镜的使用范围。在碗状本体1的底部有一圆环形的凸台1,凸台1的中央位置为用于容纳LED灯珠的容纳腔4。在凸台1的台面上,沿其周向均匀分布有两个细长的固定柱3。固定柱3上沿其轴线方向从与凸台1连接的连接端到自由端其外径依次减小。在使用时,固定柱3将插入到用于固定该透镜的线路板的固定孔中,由于固定柱3外径为过渡变化的,因此其外壁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力将依次增大直至完全紧固住。凸台1的外径小于碗状本体1底部的直径,为了减少装配式的工作强度,该透镜为一体加工成型制造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65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鳞甲透镜
- 下一篇:一种发光二极管透镜、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发光二极管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