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架空高压线界限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5996.9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6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明;王勇;陆志明;贺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81 | 分类号: | G08B13/181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闸北区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空 高压线 界限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施工防护领域,尤其是架空高压线界限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架空高压线下方的道路进行路面施工时,为了避免路面施工设备,例如吊机,触碰到架空高压线造成安全隐患,通常会在施工设备与架空高压线之间搭设起到防护结构来保证安全。
目前,如图1所示,在架空高压线1的下方,两根高压线柱2之间设置有立柱3,两侧的立柱3分别用于固定安装红外线发射器4和红外线接收器5,红外线发射器4和红外线接收器5相对应形成红外感应线8。但如图3所示,由若干线发射器4和若干红外线接收器5所形成的若干红外感应线8间隔设置;这样一来,红外感应线8之间的间隙容易被施工设备穿过,从而不会触发警报,架空高压线依旧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架空高压线界限报警装置,通过交错布置的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来提高红外感应线的密度,减小红外感应线之间的间隙,避免施工区域内的施工设备穿过间隙侵入架空高压线的安全范围。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架空高压线界限报警装置,用于对架空高压线下的施工区域进行防护,所述施工区域位于悬挂所述架空高压线的两根高压线杆之间,沿所述高压线杆的平行方向在所述施工区域的两侧间隔布置有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若干组红外线探测器,每组所述红外线探测器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且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的位置相对应以形成红外感应线,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分别交错布置在相对两侧的所述立柱上,使若干组所述红外线探测器所形成的红外感应线区域为网型结构。
所述外线发射器与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分别交错布置在相对两侧的所述立柱上指的是,一个所述红外线发射器固定安装在一边的所述立柱上,与其对应的红外线接收器固定安装在另一边斜侧方向上的立柱上。
沿所述立柱的高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所述红外线接收器和所述红外线发射器,使若干组所述红外线探测器所形成的所述红外感应线区域为立体网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安全防护效果好,可以根据安全需要自由架设在架空高压线与施工区域之间,且防护结构架设方便,架设时间短;投入成本小;红外感应线之间的间隙小,避免施工设备穿过间隙触碰架空高压线或进入架空高压线周围的危险范围所造成的危害;方便了施工,简化了防护措施,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布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网型结构的安全界限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界限报警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3所示,图中标记1-8分别表示为:架空高压线1、高压线柱2、立柱3、红外线发射器4、红外线接收器5、施工区域6、安全界限7、红外感应线8。
实施例:如图1所示,架空高压线1悬挂在两根高压线柱2上,施工区域6位于两根高压线柱2之间。在施工区域6内具有多种施工设备(例如吊机),而施工设备具有升降工作部(例如吊机的吊臂),而为了避免施工设备的升降工作部触碰到架空高压线1或进入架空高压线1周围的危险区域,在架空高压线1和施工区域6之间设置有安全界限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59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3D虚拟模型实时呈现消防环境的火灾传感器
- 下一篇:智能快递收发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