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底座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5128.0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6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贾锋;祖大伟;张守云;王景涛;孙旭涛;荆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5/00 | 分类号: | F16M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李洪福 |
地址: | 1160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设备底座组,尤其涉及特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张力减径机、连续拔管机等设备的一种预应力底座组。
背景技术
现在风力发电、冶金机械等领域,经常会遇到相邻一组设备底座受到同样大小和方向倾翻力矩的情况,如在垂直轴风力发电中,风能带动主轴上的大齿圈转动,大齿圈又带动均布在其圆周上的多个小齿轮转动,此时相邻的小齿轮底座所受到的倾翻力矩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同。由于大齿圈与小齿轮之间的啮合力很大,有时高达几百吨,因此设备基础受到的力矩也很大。通常垂直轴风力发电装置的设备底座都安放在200mm厚的楼板上面,其所能承受的倾翻力矩非常有限,因而经常发生因受力过大而损坏楼板的情况。此外,倾翻力矩对小齿轮底座也会产生较大变形,从而影响齿轮副之间的正常啮合。
因此,如何解决设备基础受力和底座变形过大的问题一直是垂直轴风力发电行业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提供与设备本身倾翻力矩方向相反的预应力力矩来抵消部分倾翻力矩,减小底座变形的底座组。
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预应力底座组,由至少2个预应力座首位相连而成;
其中,预应力座的组合可为阵列式或者形成首位相连的封闭环式;
预应力座包括:承重部和固定于承重部侧壁的预应力衔接部;其中,承重部上端面与上部设备固定,承重部下端面与基础固定;其中,每相邻两个预应力座的承重部的相邻侧壁均设置有能够相互衔接的预应力衔接部,且两个预应力衔接部之间通过双头螺纹杆和两个锁紧螺母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邻两个预应力衔接部通过双头螺纹杆和两个锁紧螺母进行衔接,通过锁紧螺母在双头螺纹杆两端形成预应力,此预应力通过预应力衔接部作用于承重部,这样当多个带有这种结构的预应力座连接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有预应力的底座组;其中,预应力大小的不同,可选用不同材质或者不同直径的双头螺纹杆;
作为优选结构,每个承重部均设置有两个预应力衔接部,且对称分布于承重部左右两侧;
其中,承重部侧壁为C型结构框体,且C型结构框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加强强度的筋板,且预应力衔接部两侧壁之间部分同样设置有用于加强强度的筋板;
每个预应力座的预应力衔接部装配形式为其中一个为┕型,另一个为┑型,且两个预应力衔接部都预留有用于双头螺纹杆贯穿的通孔,两个锁紧螺母两端预紧;
此结构主要形成一个加固本体结构,且将相邻两个预应力衔接部的衔接形式通过┕型与┑型的配合装配,这样便于两个预应力衔接部衔接,同时这种装配形式便于安装双头螺纹杆和锁紧螺母。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单元与单元衔接,形成组合型预紧力的底座组,来抵消部分倾翻力矩,减小底座变形,且整体结构考虑的强度以及安装衔接便捷性,为一种充分考虑性能和成本的新型结构形式的预应力底座组。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5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预应力座组合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阵列式排布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封闭环排布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预应力座受力分析示意图。
图中:1、预应力座,1.1、承重部,1.2、预应力衔接部,1.3、C型结构框体,2、双头螺纹杆,3、锁紧螺母,4、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4所示的一种预应力底座组,由至少2个预应力座首尾相连而成;
其中,预应力座1的组合可为阵列式或者形成首尾相连的封闭环式,如图2和图3所示;
预应力座1包括:承重部1.1和固定于承重部1.1侧壁的预应力衔接部1.2;其中,承重部1.1上端面与上部设备固定,承重部1.1下端面与基础固定;其中,每相邻两个预应力座1的承重部1.1的相邻侧壁均设置有能够相互衔接的预应力衔接部1.2,且两个预应力衔接部1.2之间通过双头螺纹杆2和两个锁紧螺母3连接,且同时对应配备垫片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51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三轮车驾驶室两用座椅
- 下一篇:一种塑料薄膜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