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4459.2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8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蒋攀;张帆;肖锭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极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32 | 分类号: | B64C2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无人机的脚架多采用多根碳纤维管装配连接而成,或者采用多根塑料管装配连接而成,不但所需的零件较多,而且安装使用麻烦。另外,相关技术中的脚架在机体前后方向上的支撑强度较差,难以承载较大的负荷,支撑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的脚架的结构简单、生产加工简单、与机体的装配简单,且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包括:机体;和脚架组件,所述脚架组件安装在所述机体的底部以向上支撑所述机体,所述脚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脚架,所述脚架为一体成型的板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通过采用一体成型的板条形脚架向上支撑机体,可以有效地提高支撑强度和支撑平稳性,具体而言,与具有相同地面有效接触面积的脚架相比,板条形脚架的质量更轻,与同等重量的脚架相比,板条形脚架的地面有效接触面积更大、压强更小,且提高了脚架的加工和装配效率,降低了脚架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脚架包括:底部,所述底部在前后方向上水平延伸;前部,所述前部由所述底部的前端向上延伸,所述前部的上端连接至所述机体;以及后部,所述后部由所述底部的后端向上延伸,所述后部的上端连接至所述机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部由所述底部的前端向上向后倾斜延伸,且所述前部与所述底部之间的夹角α1满足:45°≤α1<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部由所述底部的后端向上向前倾斜延伸,且所述后部与所述底部之间的夹角α2满足:30°≤α2<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进一步包括:水平设置的前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设在所述前部的顶部以用于将所述前部连接至所述机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连接板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至所述机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进一步包括:竖直设置的后连接板,所述后连接板设在所述后部的顶部以用于将所述后部连接至所述机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连接板包括:侧延部,所述侧延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和后延部,所述后延部连接在所述侧延部的后端且在左右方向上朝向所述机体的纵向中心面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连接板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至所述机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部与所述前部通过前下弯部光滑过渡连接,所述前下弯部的厚度d1满足:3mm≤d1≤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部与所述后部通过后下弯部光滑过渡连接,所述后下弯部的厚度d2满足:3mm≤d2≤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连接板与所述前部通过前上弯部光滑过渡连接,所述前上弯部的厚度d3满足:3mm≤d3≤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连接板与所述后部通过后上弯部光滑过渡连接,所述后上弯部的厚度d4满足:3mm≤d4≤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脚架为两个,且所述两个脚架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脚架均沿着从上到下的方向远离另一个所述脚架延伸,所述脚架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3满足:45°≤α3<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脚架对称布置在所述机体的纵向中心面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脚架为一个,且所述脚架形成为“X”形脚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脚架为碳纤维材料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加工而成的一体成型的板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人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两个脚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左侧的脚架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脚架的左视图;
图5是图3中所示的脚架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
100:无人机;
1:机体;
211:第一脚架;212:第二脚架;
221:底部;222:前部;223:后部;
231:前连接板;232:后连接板;2321:侧延部;2322:后延部;
241:前下弯部;242:后下弯部;243:前上弯部;244:后上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极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极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44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柜式空调的闹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可折叠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