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炒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72359.6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5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泾县泾川提魁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炒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饮茶有许多益处,这是众所周知的。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
茶叶在采摘后往往需要进行炒制等步骤处理后才进行饮用,虽然现在有很多炒茶机,但是高档茶叶依然使用手工炒至,现在炒至的装置为铁锅加炉子,炒制时,炉温较高,造成人的工作环境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炒茶装置,通过对炉具的改造,提升了热量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炒茶装置,包括:铁锅和炉具,铁锅架设在炉具上,炉具包括炉具本体,炉具本体为圆筒状结构,炉具本体的筒壁由内壁和外壁组成,内壁与外壁间沿炉具本体的内壁外侧相间设有螺旋缠绕在炉具本体内壁上的冷却水管及循环气管,冷却水管的下部设有的进水口外部连接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另一端与冷却水箱连通,冷却水管的上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与冷却水箱连通,底部的循环气管与风机连接,顶部的循环气管上设有出气口。
所述炉具本体内设有金属栅栏,金属栅栏下侧的炉具本体壁上设有出渣口,金属栅栏上侧的炉具本体壁上设有燃料进口。
所述顶部的循环气管上的出气口设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炉具的结构进行改造,使用双层结构,使在炉具内壁与外壁间设置循环水管,并在外部设置冷却水箱,防止炉具外壁温度过高造成工人烫伤,而且可以降低操作间的温度,提升工作环境;这种设计也能使锅具受热更均匀,而且使用循环气管,在底部鼓入空气,在空气经循环气管向上循环的过程中,空气被加热,然后从顶部的出气口排出,在炉具本体内循环,提升了热利用率,使铁锅受热更均匀,提升茶叶炒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冷却水管与循环气管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炒茶装置,包括:铁锅1和炉具,铁锅1架设在炉具上,炉具包括炉具本体7,炉具本体7为圆筒状结构,炉具本体7的筒壁由内壁8和外壁6组成,内壁8与外壁6间沿炉具本体的内壁8外侧相间设有螺旋缠绕在炉具本体内壁8上的冷却水管3及循环气管14,冷却水管3的下部设有的进水口11外部连接有循环水泵10,循环水泵10另一端与冷却水箱9连通,冷却水管3的上部设有出水口5,出水口5与冷却水箱9连通,底部的循环气管与风机15连接,顶部的循环气管上设有出气口13。
所述炉具本体7内设有金属栅栏2,金属栅栏2下侧的炉具本体壁上设有出渣口4,金属栅栏2上侧的炉具本体壁上设有燃料进口12。
所述顶部的循环气管上的出气口13设有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泾县泾川提魁茶叶有限公司,未经泾县泾川提魁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2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数字权利管理的集成电路
- 下一篇:自动程序生成装置、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