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低起始电压及导通电阻的MOSFET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72072.3 | 申请日: | 2015-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7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廖奇泊;陈俊峰;周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晶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起始 电压 通电 mosfet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MOSFET组件,具体地,涉及一种降低起始电压(Lowthresholdvoltage)及导通电阻的MOSFET组件。
背景技术
在传统功率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组件中,主要通过低参杂浓度和一定厚度的N型衬底区来提供组件足够的耐压能力,因此N型衬底区是主要的导通电阻来源,在SiC工艺中由于材料具有更高的临界崩溃电压,因此可以提高衬底参杂浓度及厚度来降低导通电阻,但是高衬底参杂浓度会造成组件空乏区分布特性的改变,为了抑止P井区的空乏区接触到N+source(源)区造成耐压能力的下降,在组件设计上需要提高P井区的参杂浓度和深度,但是这样的做法会大幅提高组件的起始电压和信道电阻。
如图1所示,传统高压MOSFET组件包括源极1、电介质层2、N+source(源)区3、多晶硅栅极4、栅极电介质层(gate-dielectric)5、漏极6、P井区7、N型外延区8。传统高压MOSFET组件中的耐压能力主要由相当厚度且轻参杂的N型衬底所提供,因此来自N型衬底区的电阻会是MOSFET组件的导通电阻的主要来源。
由于材料具有较高的临界崩溃电场特性,因此可以提高N型衬底的参杂浓度和降低厚度来获得足够的耐压能力,但是提高N型衬底的参杂浓度需要相对的提高P井区的浓度和深度来避免空乏区延伸至Source(源)区域造成耐压能力的下降,这样会提高组件导通的起始电压(thresholdvoltage)和通道电阻(channelresistance)。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起始电压及导通电阻的MOSFET组件,其在提高N型衬底区的状况下,不需提高P井区的参杂浓度和深度,具有低导通电压和低导通电阻的特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降低起始电压及导通电阻的MOSFET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源极、电介质层、N+源区、多晶硅栅极、栅极电介质层、漏极、P井区、N型外延区、P型区域,电介质层位于源极和多晶硅栅极之间,N+源区位于栅极电介质层的侧面,栅极电介质层位于多晶硅栅极的外围,漏极位于N型外延区的下方,P型区域位于P井区内,P井区位于N+源区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栅极电介质层的底端和N型外延区之间设有P型植入区。
优选地,所述P型区域的长度大于N+源区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提高N型衬底区的状况下,不需提高P井区的参杂浓度和深度,具有低导通电压和低导通电阻的特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传统高压MOSFET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降低起始电压及导通电阻的MOSFET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降低起始电压及导通电阻的MOSFET组件包括源极1、电介质层2、N+source(源)区3、多晶硅栅极4、栅极电介质层(gate-dielectric)5、漏极6、P井区7、N型外延区8、P型区域9,电介质层2位于源极1和多晶硅栅极4之间,N+source(源)区3位于栅极电介质层(gate-dielectric)5的侧面,栅极电介质层(gate-dielectric)5位于多晶硅栅极4的外围,漏极6位于N型外延区8的下方,P型区域9位于P井区7内,P井区7位于N+source(源)区3的下方。所述P型区域的长度大于N+源区的长度,这样方便区分,另外大幅降低组件的导通电阻。
栅极电介质层(gate-dielectric)5的底端和N型外延区8之间设有P型植入区10。P型植入区10通过P型离子植入改变栅极下方电流分布来保护栅极下方栅极电介质层(gate-dielectric),可以更进一步提升组件的可靠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晶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晶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72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