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光率高导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9710.6 | 申请日: | 2015-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3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田茂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笨鸟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光率高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导光率高导光板。
背景技术
导光板的是组成面板灯的核心部件,为了是穿过导光板的光线达到较高的辉度和均匀度,传统的导光板在的正面上贴有扩散膜。这种类型的导光板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采用扩散膜以达到均匀出光的目的,但是设置扩散膜同时也对导光板的导光率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其存在导光率低缺点;二是,需要贴扩散膜,由于扩散膜的工序一般是人工操作,不仅工序繁琐,而且会对最终的产品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率高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导光率高、不需要人工贴扩散膜,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可靠性更高、稳定性更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导光率高导光板,其特点在于包括一体共挤出成型的导光板主体层与扩散层、增亮结构层,其中所述扩散层设置在导光板主体层的正面,在扩散层中还设有扩散粒子,该扩散粒子为钛白粉;
所述增亮结构层设置在导光板主体层的背面,该增亮结构层做出有布满其表面的凹坑结构,该凹坑结构为锯齿状结构、或之字形状结构、或U形状结构、或V形状结构;
所述导光板主体层的四周侧面上分别做出有灯条槽,所述灯条槽由方形腔槽与槽口构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前面所述技术方案,使其能获得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光板主体层的正面上一体共挤出成型扩散层,因此不需要人工贴扩散膜,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可靠性更高、稳定性更好。
(2)通过在导光板主体层的背面设置有增亮结构层,弥补了以往扩散膜没有增亮结构会对导光板的导光率有不良影响的缺点,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导光率高的优点。
(3)通过在导光板主体层的四周侧面上分别做出有灯条槽,便于应用于LED面板灯时安装LED灯条,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方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方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导光率高导光板,包括一体共挤出成型的导光板主体层1与扩散层2、增亮结构层3,其中所述扩散层2设置在导光板主体层1的正面,该正面为出光面,在扩散层2中还设有扩散粒子21,该扩散粒子21为钛白粉;通过在导光板主体层1的正面上一体共挤出成型扩散层2,因此不需要人工贴扩散膜,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可靠性更高、稳定性更好。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增亮结构层3设置在导光板主体层1的背面,该背面为反光面,该增亮结构层3做出有布满其表面的凹坑结构,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达到客户所需的出光效果,所述凹坑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如图1所示,该凹坑结构为锯齿状结构31,或如图2所示,该凹坑结构为之字形状结构32,或如图3所示,该凹坑结构为U形状结构33,或如图4所示,该凹坑结构为V形状结构34;通过在导光板主体层1的背面设置有增亮结构层3,弥补了以往扩散膜没有增亮结构会对导光板的导光率有不良影响的缺点,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导光率高的优点。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导光板主体层1的四周侧面上分别做出有灯条槽11,所述灯条槽11由方形腔槽12与槽口13构成,通过此设计便于应用于LED面板灯时安装LED灯条,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笨鸟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笨鸟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97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导光条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