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块及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8940.0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5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泳;成凖烨;李江雨;姜达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3;H01M10/655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伟;陆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块 包括 电池组 车辆 | ||
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袋型二次电池,所述多个袋型二次电池沿着横向方向布置以沿着竖直方向立起;
多个套管,所述多个套管被构造成在其内部空间中容纳所述袋型二次电池,所述套管沿着横向方向堆叠;和
外罩,所述外罩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前端和后端中的至少一端,并且被联接并固定到至少两个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包括:
上外罩,所述上外罩联接并固定到所述套管的前端和后端中的至少一端的上部;和
下外罩,所述下外罩联接并固定到所述套管的前端和后端中的至少一端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罩和所述下外罩通过钩挂而彼此联接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
其特征在于,联接孔沿着竖直方向形成在所述上外罩和所述下外罩中,并且联接部件通过这两个联接孔插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具有形成在内侧处以向内突出的联接突起,所述内侧联接到所述套管,
在所述多个套管之中的至少两个套管具有形成在外侧中的联接凹槽,所述联接凹槽具有对应于所述联接突起的形状,并且
通过将所述联接突起插入到所述联接凹槽中,所述外罩联接到所述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突起具有随着更加靠近所述套管而变得更厚的部分,所述联接凹槽具有随着更加靠近所述内侧而变得更厚的部分,并且所述联接突起沿着竖直方向以可滑动方式联接到所述联接凹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套管中的至少两个套管中,所述联接凹槽分别地在所述套管的上端和下端这两端处沿着竖直方向形成至预定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套管的至少一部分在其前端或者后端处具有联接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
其特征在于,在其前端处形成有联接凹槽的套管和在其后端处具有联接凹槽的套管被交替地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前端和后端这两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型二次电池的电极引线设置于所述套管的前端和后端中的至少一个,并且
其中,所述外罩包括汇流条和模块端子,所述汇流条位于所述外罩的内侧处以与所述电极引线电接触,所述模块端子形成为在所述外罩的外侧上突出并且电连接到所述汇流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包括连接器端子,所述连接器端子被构造成感测所述袋型二次电池的电压并且向外部传输所感测到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袋型二次电池的至少一部分利用粘结剂而附着并固定到所述套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模块,
其特征在于,彼此相邻的两个袋型二次电池被附着并固定到单一套管。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至少一部分包括热传导聚合物,或者包括含有热传导填料和聚合物的热传导材料。
16.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
1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89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盖板上料焊接吸尘及压平装置
- 下一篇:动力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