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顶轴承的拆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7946.6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8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杰;郑广建;孙文岩;郭伟;邢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73 | 分类号: | B25B27/07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胡恩河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拆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拆卸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尾顶轴承的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技术中,在旋转设备上,为保证工件的平稳旋转,通常在工件的尾部设置尾顶装置,并且尾顶内部镶嵌有轴承。
由于环境的影响,使尾顶内部的轴承常常伴随有胶液等杂物,致使尾顶轴承容易出现故障,而轴承与尾顶内槽为过盈配合,使用普通的工具很难对其进行拆装,此时只能将轴承故障的尾顶整体报废,从而造成了旋转设备维护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尾顶轴承的拆卸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尾顶轴承的拆卸装置,包括阶梯轴状的支撑杆,支撑杆分为细轴段和粗轴段,细轴段上形成有螺纹,细轴段与粗轴段的交界处设置挡片,挡片由圆筒沿圆周均分三份切割而成,挡片一端向外形成凸起,固定套设置在挡片内,细轴段的自由端穿过压盖的中心孔,然后旋入螺母,压盖沿内圆面形成有卡合尾顶的圆形止挡槽。
所述粗轴段的外径>挡片的内径。
所述固定套的内径与细轴段的外径配合连接。
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利用支撑杆的细轴段上形成的螺纹,使挡片、固定套与粗轴段进行连接,压盖和螺母使轴承从尾顶轴孔中顺利取出,保证了尾顶轴孔的精度不受损坏,克服了使用普通尾顶轴承拆卸装置不能进行拆卸,导致尾顶整体报废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挡片固定灵活,尾顶的外沿受力均匀,支撑杆提高了各个部件之间的互换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尾顶轴承连接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
1支撑杆1a细轴段
1b粗轴段2挡片
2a凸起3固定套
4压盖4a中心孔
4b圆形止挡槽5螺母
6尾顶7轴承
8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尾顶轴承的拆卸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尾顶轴承的拆卸装置,包括阶梯轴状的支撑杆1,支撑杆1分为细轴段1a和粗轴段1b,细轴段1a上形成有螺纹,细轴段1a与粗轴段1b的交界处设置挡片2,挡片2由圆筒沿圆周均分三份切割而成,挡片2一端向外形成凸起2a,固定套3设置在挡片2内,细轴段1a的自由端穿过压盖4的中心孔4a,然后旋入螺母5,压盖4沿内圆面形成有卡合尾顶6的圆形止挡槽4b。
所述粗轴段1b的外径>挡片2的内径。
所述固定套3的内径与细轴段1a的外径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将支撑杆1沿粗轴段1b的一端从尾顶6的后端装入,三个挡片2依次装入尾顶6轴承7的内腔8,使挡片2底部的凸起2a卡在尾顶6与轴承7的间隙内,固定套3沿着细轴段1a的自由端装入挡片2内,然后使细轴段1a的自由端穿过压盖4的中心孔4a,压盖4的圆形止挡槽4b卡在尾顶6的端部外径,此时将螺母5沿着支撑杆1细轴段1a的自由端旋入,旋转螺母5将轴承7缓慢拉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支撑杆和螺母,将尾顶中的轴承安全拆卸,有效地避免了尾顶的整体报废,节约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天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7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表表罩模具
- 下一篇:发动机导管的手动压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