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管内径综合量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7863.7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4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牛俊杰;高大伟;孙涛;钱学宁;马跃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2 | 分类号: | G01B5/1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6733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径 综合 量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径量规,尤其涉及一种长管内径综合量规。
背景技术
在机械行业的长孔加工、复合材料的内孔成型过程中,经常遇到长管内径测量问题。特别是长度超过4米,加工或成形过程中孔径变化较大,尺寸、形位误差要求较高的内径形位公差测量更是难题。由于管孔较深,通常测量工具长度不够,并且内孔有圆度、直线度等要求,批量生产时,要求测量简单快捷,对整个管孔有能否适用的明确判断。
目前,市面上可以查到的有“移动式激光测量”、“自定心光电测量”等装置。这些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好等优点。但也有技术难度大、成本高、操作复杂、需要统计计算等不足,而且也没有量产应用。对于批量的长管生产,更是有操作时间长、效率低等缺点,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所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管内径综合量规,可应用在任何对精度要求较高、批量生产的长管内径或深孔的测量上。如矿山机械、深钻机械、重型机械和化工行业等,特别是在军工领域的各种长管产品上,更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长管内径综合量规,包括支座、悬臂梁、规体,其特征在于,支座作为一个固定台架,悬臂梁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支座上,悬臂梁呈长杆形,规体是一个圆形管件,套装在悬臂梁上;
量规还包括有拉力测量装置,拉力测量装置连接在被测管件上;
悬臂梁由钢管制成,其外圆全部或者部分车光,其车光处与规体内径过渡或过盈配合,规体的内圆和外圆表面精加工,规体内径不小于悬臂梁车光处外径;
悬臂梁的一端通过压板和螺栓固定在支座上;
支座是由槽钢焊接成的梯形台架结构,在其远离悬臂梁的一侧设置有配重铁;
规体外径有若干种规格,根据所需测量长管内径的作用尺寸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能耗极低、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主要从适用性的角度出发,将产品长管内径极限状态的尺寸、形位公差测量变为通过性的拉力测量,在不采用光电、激光等高端技术的情况下,达到确定长管内径适用性的目的;
3.如果进一步地推广本实用新型,将使更多的长管内径测量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也减少了研制精密测量仪器的数量,更符合当前节能降耗、低碳生活的趋势,生产率也有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长管内径综合量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K向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规体与悬臂梁配合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依照以下的附图详细说明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配重铁,2-支座,3-压板,4-悬臂梁,5-规体,6-被测长管件,7-拉力测量装置。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长管内径综合量规,包括配重铁(1)、支座(2)、悬臂梁(4)和规体(5),支座(2)是一个槽钢焊接成的梯形台架结构,悬臂梁(4)采用圆形的长钢管,其一端通过压板(3)和螺栓固定在支座上,规体(5)是一个圆形管件,套装在悬臂梁(4)上。
如图3所示,悬臂梁(4)外圆部分车光,其车光处与规体(5)内径配合,规体(5)的内圆和外圆表面经过精加工,规体(5)内径基本不小于悬臂梁(4)外径。
规体(5)外径有若干种规格,根据所需测量长管内径的作用尺寸可以进行选择。
如图4所示,测量时,将悬臂梁(4)连同规体(5)伸入被测长管件(6)中,用拉力机或人力牵引拉力测量装置(7),从而将被测长管件(6)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出,拉出过程的实时拉力值若小于标定拉力值,则产品合格;反之则不合格。经实际测量应用,效果优异,特别适合批量生产长管件内径的测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7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