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升降机吊笼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67837.4 | 申请日: | 2015-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7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米成宏;刘大勇;魏金涛;孙彭;周生玉;赵龙;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3/04 | 分类号: | B66B13/04;B66B13/06 |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张荣亮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升降机 吊笼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笼门,尤其适用于施工升降机。
背景技术
吊笼双开门是施工升降机吊笼的关键部件,位于吊笼靠近建筑物一侧(即出料一侧),人力驱动上下门开启与关闭,门开启时吊笼必须处于静止状态。目前市场上常规产品中,吊笼双开门形式比较多的是上、下双开门式,如图2所示,使用时通过人力驱动上开门、原下开门(1、3)的开启与关闭。
但是,施工升降机吊笼上开门、原下开门(1、3)在同一个平面内运动,尽管结构形式相对简单,但是实用性能和安全性相对较差。尤其是当吊笼与建筑物之间有较大间隙时,这种形式缺乏安全性,因而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门,以有效将吊笼与建筑物之间建立连接,从而实现更加安全高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门,包括上部的上开门和下部的翻板门;该上开门能够上下移动,该翻板门以底部两侧为铰接点,能够向笼外翻转;且当翻板门开关时,上开门能随之开关。
进一步,所述的上开门底部两端各连接一上挂绳板,顶部两外侧处各固定一滚轮;所述翻板门顶部两端各连接一下挂绳板,两外侧处处各固定一滑轮;且每个上挂绳板都固定有一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另一端分别绕过对应侧的滚轮,再绕过对应侧的滑轮,最后固定在对应侧的下挂绳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将下开门改为翻板门形式,从本侧出吊笼时将翻板门放下与建筑物搭接,既能提高人和货物进出吊笼时的便易程度,又能增加安全性,提升施工升降机的工作效率,同样用钢丝绳连接上开门和翻板门,人力驱动门开启与关闭。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结构形式简单可靠,方便高效;2、相对现有的形式,能够显著提升施工升降机使用过程中的便易程度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普通吊笼双开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开门,2、翻板门,3、原下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改变吊笼双开门结构形式,原下开门3变为翻板门2,同样用钢丝绳连接上开门1和翻板门2,人力驱动吊笼门开启与关闭。
如图1所示,具体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上部的上开门1和下部的翻板门2,并通过钢丝绳连接,能够实现同时开关。该上开门1能够上下移动,上开门1底部两端各连接一上挂绳板,顶部两外侧处各固定一滚轮。该翻板门2以底部两侧为铰接点,能够向笼外翻转,且顶部两端各连接一下挂绳板,两外侧处处各固定一滑轮。
装配时,首先将钢丝绳一端固定在上挂绳板上,然后钢丝绳绕过上开门滚轮,再绕过翻板门滑轮,将另一端固定在翻板门2下挂绳板上,两处轮均起到定滑轮作用。当翻板门3开启时,翻板门2处的钢丝绳端随翻板门2下降,上开门1处钢丝绳端随之上升,翻板门2开启到与地面平行时,上开门1开到最大位置。而关闭翻板门时,走向相反,翻板门2与上开门1平行时,关闭到最小位置。
实施时,因为下开门改为翻板门形式,从本侧出吊笼时将翻板门放下与建筑物搭接,既能提高人和货物进出吊笼时的便易程度,又能增加安全性,提升施工升降机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78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