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7228.9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6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冯玉华;范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攀特电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18/0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陶瓷 聚合物 复合材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范畴,提供了一种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结构。
背景技术
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是一种由压电陶瓷相(如PZT)和高分子聚合物(如PVDF)通过复合工艺而构成的新型材料。压电陶瓷材料具有压电性能优良、介电损耗低和机电耦合系数大等优点,但其成硬而脆,不易成型加工,耐冲击性能差。而压电聚合物虽然具有密度低、柔韧性好,可制备成大而均匀的薄膜,但其压电性能差。
在目前的压电复合材料体系中,0-3型压电复合材料中压电颗粒之间被有机聚合物相充满,陶瓷颗粒连通性较差,且介电常数相差较大,导致其陶瓷相极化困难;同时两相间力学性能的差异导致其两相间力的传导较为困难;最终导致复合材料压电性能较差。
目前文献中报道的提高复合材料压电性能的方式主要是两种(1)提高陶瓷相的体积分数,当陶瓷相体积分数超过80%时,压电性能有大幅提高,压电应变常数d33可超过90pC/N,但是陶瓷相体积分数过高会导致复合材料韧性较差。(2)加入第三相导电/半导化材料,目的是提高陶瓷相的极化性能,但往往提高有限,同时第三相导电材料加入过多会导致其它一些负面影响,如损耗过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陶瓷相高体积分数下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压电材料韧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压电材料层以及设置在压电材料层上下的导电聚合物层,两层导电聚合物层将压电材料层夹在中间通过热压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压电材料层的材料为0-3型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所述的导电聚合物层的材料为导电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陶瓷相高体积分数下的0-3型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压电材料有较好的压电性能但其柔韧性较差,引入导电聚合物层可以在不影响0-3型复合材料压电性能的同时改善其柔韧性。
本实用新型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压电材料,可制备大尺寸压电复合薄膜,有望应用于压电触控板,实现产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剖面图;
图中标示:1-压电材料层;2-导电聚合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包括压电材料层1以及设置在压电材料层上下的导电聚合物层2,两层导电聚合物层2将压电材料层1夹在中间通过热压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压电材料层1的材料为0-3型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所述的导电聚合物层2为导电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PLZT,按照化学计量配比,经混料、预烧、轧膜成型、冲片、排胶、烧成制备出压电陶瓷片,将陶瓷片在振磨机中振磨,过不同目数的网筛,制备成不同粒度的PLZT陶瓷粉待用。
将PVDF和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混合,待PVDF溶解完全后,加入300~350目的PLZT陶瓷粉,电动搅拌后旋转蒸发到所需粘度后倒入自制的流延装置中,刮平烘干制得0.2~0.4mm厚的薄膜,薄膜在平板硫化机上热压成型制备成0-3型压电陶瓷聚合物压电复合材料。
将PVDF和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混合,待PVDF溶解完全后,加入粒径为2um的镍酸镧导电陶瓷粉体,电动搅拌后旋转蒸发到所需粘度后倒入自制的流延装置中,刮平烘干制得0.1~0.2mm厚的薄膜,薄膜在平板硫化机上热压成型制备成导电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
将一层0-3型压电陶瓷聚合物压电复合材料夹入两层0-3型导电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中在平板硫化机上热压成型制备成最终的压电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攀特电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攀特电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7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行化实时稠密体素重建方法
- 下一篇:防割手提包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