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铸件多孔多平面同方位精加工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6919.7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8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章步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涌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铸件 多孔 平面 方位 精加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零部件精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大型铸件多孔多平面同方位精加工用夹具。
背景技术
大型零部件,尤其是经过铸造成形的大型铸件,在铸造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精加工,以满足大型铸件的对其局部的功能性和连接性等要求,但是尤其是对于曲面较多,表面形状较为复杂的大型铸件,其在精加工过程中,不管是定位,还是定位后的加工,操作均需要多人同时协同合作,并且每一个面和每一个局部的加工,都要单独固定,使得其加工工期较长,浪费人力,在加工时,还会出现震刀现象,影响待加工的大型铸件的局部尺寸精度,严重的会造成报废,并且定位的精确性也不好。并且每一次定位,可能会需要不同的夹具,成本也相对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大型铸件多孔多平面同方位精加工用夹具,其目的在于实现大尺寸零部件,尤其是大型铸件的夹紧,降低夹具的铸造成本,避免大型铸件在切削过程中产生震刀现象,便于对其进行多方位多平面的同时加工,并且减少铸件毛坯装夹时重复定位的麻烦,精确地确保了工件加工基准与毛坯基准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型铸件多孔多平面同方位精加工用夹具,包括若干个并列相连的L型支座,每一个L型支座的水平部分相互连接,并设有向上的水平支撑突起,每一个L型支座的竖直部分向后突起形成竖直加强筋;L型支座的水平突起上以及竖直加强筋靠近其顶部位置处还分别设置有不若干个的下、上支撑座、,每一个下支撑座通过一个网状支座与待加工零件相连,而每一个上支撑座通过一个夹紧装置与待加工零件相连;至少其中一个夹紧装置上连接有一个单联动夹紧机构;每一个单联动夹紧机构包括用于拉紧以及传动的链条,链条一端连接夹紧装置,另一端通过定位支座活动地连接在L型支座的水平部分上。本实用新型的夹具,采用至少两个L型框架体组成,减少铸造和加工成本,保证整体夹具的强度和刚度。夹具选用至少四点定位加强装夹的稳家性和牢固性,夹具毛坯支承点采网状支座提高支承点稳定性及产品装夹时校正工作,因产品高度高压紧不方便,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特别设计了单联动夹紧机构,进行夹紧操作并且在夹紧工件时,使用可调节扭力扳手对链条进行调节,便可确保每次使用的拉紧力一致,提高了工件精度尺寸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提高工件毛坯装夹时重复定位精度,确保了工件加工基准与毛坯基准的一致性。并且无需人工调节高度定位以及拉紧等,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节省了加工周期,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L型支座的水平支撑突起上还设置有一个辅助支撑装置。避免了工件在夹紧时因夹紧产生变形或因夹紧点位不够,从而导致工件切削时因刀具切削力产生松动,特设立辅助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辅助支撑装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网状支座,从而连接待加工零件。增强了辅助支撑装置与待加工零件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待加工零件夹持的稳定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网状支座包括朝向待加工零件的方向的半球状连接部,半球状连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三个连接孔,每一个连接孔提供其与待加工零件的连接通道。网状支座增强了夹具的耐磨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与每一个单联动夹紧机构对应的每一个夹紧装置,包括向待加工零件方向突出的夹紧支座,以及连接在夹紧支座端部的压板;每一块压板通过至少一根水平轴连接在夹紧装置上。便于操作人员站在底面即可通过调整单联动夹紧机构的链条即可调整其夹紧待加工零件的程度,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大型铸件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一个单联动夹紧机构的链条一端固连在其对应的夹紧装置的水平轴上。便于操作人员调整夹紧待加工零件的程度。提高了夹紧的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L型支座的水平支撑突起和或竖直加强筋上设置有若干减轻孔或者减轻槽。在夹具强度和刚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夹具的开发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两个L型支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一起。各组合面通过精加工后用定位销和螺栓进行固定,保证了其整体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涌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涌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69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螺旋夹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减少大中型薄壁机座加工变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