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夹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6918.2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0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梁学东;李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输电线路与电缆配合使用的部件,具体为电缆夹座。
背景技术
铺设地下输电线路,是在电缆沟的侧壁设置悬臂式角钢托梁,托梁上装着电缆夹座,电缆夹座内抱装着电缆。现有的电缆夹座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由上夹座和下夹座两部分构成,上夹座和下夹座呈长方体状,上夹座和下夹座的相对端面上有电缆抱合面,上夹座和下夹座的两侧开有位置相对、上下贯通的螺栓孔,由穿过螺栓孔的螺栓将上夹座和下夹座夹紧并抱装在电缆上,为了散热及节材减重,在电缆抱合面上开有切向的(即沿电缆圆周方向的)凹槽,同时在上夹座和下夹座的螺栓孔两侧各开有一个盲孔。电缆沟处于地下,因雨雪、地层渗入等原因常有积水,积水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特别是近年来大量使用融雪剂,造成积水都是电化学离子导电的水。由于上夹座的顶面为平面、电缆抱合面上的凹槽与外界无法沟通及盲孔的设置,造成积水在上述部位的积累,积累的水不断蒸发,加重了托梁、电缆夹座周围环境潮湿小气候,电缆产生的感应电,通过水的离子导电,形成电流通路,降低电缆及电缆夹座的绝缘性,天长日久便对电缆、电缆夹座产生烧蚀。电缆抱合面上的凹槽也不利于电缆的散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电缆夹座由于结构缺陷所带来的易积水、散热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电缆夹座。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缆夹座,包括上夹座和下夹座,上夹座和下夹座的两侧开有位置相对、上下贯通的螺栓孔,上夹座和下夹座的相对端面上有电缆抱合面;上夹座顶面中部呈凸弧面,以利于散水;电缆抱合面上均布有轴向贯通的凹槽,通过改变凹槽的形式,与外界相通,以利于散水和散热;上夹座和下夹座的两侧、螺栓孔的两边开有位置相对、上下贯通的泄水孔,泄水孔起到减重、散水、散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夹座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多处的结构改进及优化,使散水散热效果得到极大提高,从而不易积水产生电化学离子导电,大大减轻了电缆及电缆夹座的烧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凹槽,2-螺栓孔,3-泄水孔,4-泄水槽,5-上夹座,6-下夹座,7-薄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电缆夹座,包括上夹座5和下夹座6,上夹座和下夹座的两侧开有位置相对、上下贯通的螺栓孔2,上夹座和下夹座的相对端面上有电缆抱合面;上夹座5顶面中部呈凸弧面;电缆抱合面上均布有轴向贯通的凹槽1;上夹座5和下夹座6的两侧、螺栓孔2的两边开有位置相对、上下贯通的泄水孔3。具体实施时,下夹座6的底面轴向开有与泄水孔3相通的泄水槽4,可散掉泄水孔3流下来的水,进一步增加散水能力。在上夹座5顶面、螺栓孔2四周设有薄凸台7,以防止积水沿螺栓孔下流,以进一步增强散水能力。
线路运行中,如电缆沟进水,上夹座5顶部的凸弧面向两侧散水,螺栓孔四周的薄凸台7上有螺栓头盖住,不易进水,即使进水,也会沿螺栓孔2下流,再经泄水孔及泄水槽流出;电缆抱合面上有水,会沿轴向贯通的凹槽1流出;电缆发的热也会沿轴向贯通的凹槽1散掉;进入泄水孔3的水会下流,再经下夹座底面上的泄水槽4散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69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爆接线盒
- 下一篇:一种包装车间用加工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