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腿部韧带拉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6471.9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0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常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23/1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曾建芳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腿部 韧带 拉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腿部韧带拉伸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喜欢运动,尤其是瑜伽、舞蹈、武术、跆拳道等运动,越来越受到普通大众的欢迎。这些运动中,韧带的拉伸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然而,随着人的年龄增加,韧带会变得紧实,不易拉伸。因此,拉伸韧带是需要长期训练的。但是,单靠自己压腿拉伸韧带的效果不佳,而且难以坚持。因此,人们开发了一种协助拉伸腿部韧带的拉伸器。该拉伸器包括支座,支座两边分别连接有腿部支撑杆,该腿部支撑杆的端部设有踏板供小腿或脚踝放置,支座中部还设有拉杆,拉杆端部设有供手部握持用的握持桩,该拉杆上通常设有3-5个定位位置用于调节握持柱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以便于使用者方便定位支撑。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拉伸器,其踏板的定位效果不佳,腿部容易出现滑移,拉伸效果不佳,且在练习过程中,脚踝或小腿处容易因摩擦破口;其次,该拉伸器由于只有手部握持桩可以供使用者用于定位和支撑,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能出现后退现象,达不到拉伸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的定位支撑功能的腿部韧带拉伸器,该腿部韧带拉伸器对腿部支撑点处有保护作用,同时对使用者的腰部有支撑效果,使得使用者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保持一种平衡状态,达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腿部韧带拉伸器,包括支座,支座两边分别连接有腿部支撑杆,支座中间连接有拉杆,支座上设有与拉杆适配的通道,拉杆一端位于该通道中且通过定位销固定,拉杆上设有若干位置定位孔,腿部支撑杆的端部设有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腿部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护腰带,该护腰带上套设有护腰垫,所述腿部支撑杆的端部设有限位柱,该限位柱与踏板形成L形定位结构,该踏板处包裹有护脚套,该腿部支撑杆的侧壁靠外端设有安装块,所述护腰带设于该安装块上,所述护脚套套设于该安装块与限位柱之间。
上述结构中,两个腿部支撑杆之间通过护腰带对使用者的腰部起到承托作用,护腰带为伸缩结构,在使用时,护腰带呈张紧结构,对使用者具有前推的倾向性,护腰垫起到保护腰部作用,踏板处通过护脚套对脚部进行固定和保护作用,腿部支撑杆上的限位柱起到进一步的限位作用,腿部支撑杆侧壁的安装块不仅起到连接护腰带的作用,同时可以防止护脚套外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护脚套包括套体和护脚带,护脚带的一端位于套体一侧,护脚带的另一端穿过套体并伸出与护脚带的一端通过魔术粘贴扣连接,护脚带和套体中均填充有柔性材料。
上述结构中,该护脚套具有开口两端,开口两端通过魔术粘贴扣连接,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扣的紧一点或松一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护脚带包括位于套体之间的连接部分、以及从套体两侧延伸而成的粘贴端部,该连接部分两侧通过缝线缝制于套体上。
上述结构中,护脚套的连接部分位于套体中,该连接部分覆盖于踏板上,避免踏板对腿部的摩擦造成皮肤破口,该连接部分缝制于套体上,使得套体和护脚带为一体连接结构,避免护脚带的移动造成连接不牢固或造成护脚套移位等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块上穿设有金属环,金属环通过连接组件与护腰带连接,该连接组件包括穿设有连接环的连接柱,该连接柱上设有外螺纹,护腰带的端部具有金属套,该金属套上设有轴端,该轴端具有与连接柱螺纹配合的中心内孔。
上述结构中,护腰带的端部设置金属套,该金属套将护腰带的端部紧扣其中,金属套通过轴端的中心内孔与连接柱螺纹连接,便于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柱包括柱体和连接柱端部,该柱体与连接柱端部之间具有颈口,该颈口处套设有橡胶圈,所述连接环穿设于连接柱端部,所述外螺纹设置于柱体外周,所述橡胶圈位于连接柱端部与轴端开口边缘之间。
上述结构中,该连接柱体的颈口处套设有橡胶圈,该橡胶圈在连接柱与金属套轴端配合后分别与两者挤压起到紧固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护腰垫朝向拉杆的端面具有与人体腰部形状适配的内凹腔。
上述结构中,护腰垫内充满海绵等柔性材料,护腰垫套设于护腰带上,便于安装拆卸,该护腰垫上的内凹腔结构是经过缝线缝制固定而成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外观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附图1中A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64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舞蹈用壁挂式平衡杆
- 下一篇:手指爬墙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