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式电梯井硬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5679.9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6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曹海艳;潘巍;石峰;万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E04G21/2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兰艳文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电梯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施,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折叠式电梯井硬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建筑物的施工技术越来越高,但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无法得到很好的根除。其中较为明显的临边防护、洞口防护问题。目前现场采用较多的方法是:在电梯井简易用几根钢管搭设,然后封闭电梯井门。但由于施工时的随意性和工人技术水平的差异或其他原因,此方法处理往往达不到安全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可折叠式电梯井硬防护装置,并且不用考虑对于空间的限制,简易的拆除、安装,更好的满足施工现场安全需要和文明施工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折叠式电梯井硬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井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字钢、横向水平杆钢管、纵向水平杆钢管和模板,两根工字钢作为主要支撑骨架一端插入电梯井墙体预留洞里,横向水平杆钢管跟纵向水平杆钢管用十字扣件连接作为次骨架搭设在主骨架工字钢上;平台采用两块模板搭设,两块模板中间用合页进行连接,以达到两个模板折叠用;预先在模板跟工字钢搭设出四个角预留长型空洞,并用弯钩式螺栓对模板跟工字钢进行固定,使得平台模板跟骨架进行固定。
所述的可折叠式电梯井硬防护装置,其中:横向水平杆钢管跟纵向水平杆钢管两端均增设可调式顶撑顶住四周墙体,以达到整体骨架固定安全。
所述的可折叠式电梯井硬防护装置,其中:横向水平杆钢管跟纵向水平杆钢管为Φ48mm钢管。
所述的可折叠式电梯井硬防护装置,其中:模板厚16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现场安装,轻松拆除、安全稳定,具有以下特点:
1、两块模板中间用合页进行连接,达到两个模板折叠用。
2、用弯钩式螺栓对模板跟工字钢进行固定,使得平台模板跟骨架进行固定。
3、横向水平杆钢管跟纵向水平杆钢管两端均增设可调式顶撑顶住四周墙体,达到整体骨架固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即电梯井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模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模板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工字钢,2、预留洞,3、模板,4、纵向水平杆钢管,5、顶撑,6、横向水平杆钢管7、长型空洞,8、合页,9、弯钩式螺栓,10、十字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折叠式电梯井硬防护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图1-4,一种可折叠式电梯井硬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井墙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字钢1、横向水平杆钢管6、纵向水平杆钢管4和模板3,两根工字钢1作为主要支撑骨架一端插入电梯井墙体预留洞2里,横向水平杆钢管6跟纵向水平杆钢管4用十字扣件10连接作为次骨架搭设在主骨架工字钢1上;平台采用两块模板3搭设,两块模板3中间用合页8进行连接,以达到两个模板折叠用;预先在模板3跟工字钢1搭设出四个角预留长型空洞7,并用弯钩式螺栓9对模板3跟工字钢1进行固定,使得平台模板跟骨架进行固定。
所述的可折叠式电梯井硬防护装置,其中:横向水平杆钢管6跟纵向水平杆钢管4两端均增设可调式顶撑5顶住四周墙体,以达到整体骨架固定安全。
所述的可折叠式电梯井硬防护装置,其中:横向水平杆钢管6跟纵向水平杆钢管4为Φ48mm钢管。
所述的可折叠式电梯井硬防护装置,其中:模板3厚16mm。
本实用新型现场安装,轻松拆除、安全稳定,采用防治结合的特点,改变了现有工序的现状,将建立起一种统一的安装标准和要求,保证了施工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56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