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印字机构的油墨盒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5263.7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5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兴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7/08 | 分类号: | B41F17/08;B41F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印字机 油墨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缆印字机构的油墨盒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线电缆生产行业中,在生产成品电线电缆时需要在线缆表面进行印字。线缆印字机构主要包括承装油墨的油墨盒,在油墨盒中转动的印字轮,设置在印字轮上的压轮,以及设置在油墨盒两侧的导轮。线缆在导轮的引导下从印字轮和压轮中通过,印字轮转动的过程中将油墨转移到印字轮上,然后转印到线缆上。现有的线缆印字机构直接通过支架固定在车间的地面上,由于油墨盒内的油墨在开机前按标准添加,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油墨的挥发使浓度变稠,过程中需要添加稀释剂进行稀释,油墨盒内的油墨量也逐步增加,停机时常常导致油墨盒中的油墨外溢并淌到地面,影响设备及地面整洁,而且油墨极易固化,增加了清洁难度,也浪费了资源。且因油墨浓度控制不当往往会发生很多质量问题:如油线、印字重影、印字模糊、印字颜色深浅不一等。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油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挥发,会导致油墨浓度逐步变大,所以需要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不定时的添加稀泽剂进行稀泽。而在添加稀释剂的过程中,人工添加的操作因素,如添加稀泽剂时因添加的容量无法控制、搅拌不均匀等,会导致发生油线、重影、印字模糊、印字浓度深浅不一等情况,增加了生产成本和人员返工等不必要的高度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印字机构的油墨盒安装结构,其使得能够向油墨中匀速、适量添加稀释剂的电线印字油墨浓度,且确保油墨不会外溢到地面,便于油墨的清理和回收。
一种线缆印字机构的油墨盒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布置有高度向可调节的支承板,所述支承板的一端设置有封闭溶剂盒,所述支承板的中心布置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下端一侧紧固有储墨箱体,所述储墨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油墨盒,所述油墨盒的正上方布置有压轮,所述压轮的最低端位置位于所述油墨盒的油墨液面以下,所述压轮的上端布置有印字轮,所述印字轮的最低端啮合连接所述压轮的最高端,所述储墨箱体通过导管连通至所述油墨盒内,所述导管上布置有控制阀,所述油墨盒的中上端位置设置有溢流孔,所述储墨箱体的下端底部设置有外流管,所述外流管连通至油墨收纳箱体。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的下端设置有立柱,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套筒,所述立柱插装于所述套筒后通过定位螺丝锁死;
所述控制阀具体包括总流量控制阀、流速控制阀,所述的总流量控制阀与所述的流速控制阀沿所述的导管的轴向设置,所述的总流量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的导管的靠近所述的封闭溶剂盒的一端,所述的流速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的导管的远离所述的封闭溶剂盒的一端;
所述封闭溶剂盒通过支架支承于所述支承板的一端,所述支架插装定位于所述支承板的定位槽内,确保支架和封闭溶剂盒可根据情况进行更换,所述封闭溶剂盒的导管出口高于所述印字轮的上端位置,确保出油墨顺畅;
所述压轮、印字轮的转轴分别紧固连接所述立板、水平向布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油墨通过控制阀的控制,向油墨盒中匀速滴加封闭溶剂、即稀释剂,使稀释剂均匀稀释油墨,控制了油墨的浓度,从而避免了由于油墨浓度变化所带来的生产问题,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且多余的油墨通过溢流孔流入到储墨箱体,储墨箱体通过外流管流入油墨收纳箱体,确保油墨不会外溢到地面,便于油墨的清理和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序号所对应的标注名称如下:
底座1、支承板2、封闭溶剂盒3、立板4、储墨箱体5、油墨盒6、压轮7,压轮7、印字轮8、导管9、溢流孔10、外流管11、油墨收纳箱体12、立柱13,、套筒14、定位螺丝15、总流量控制阀16、流速控制阀17、支架18、定位槽19。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线缆印字机构的油墨盒安装结构,见图1:其包括底座1,底座1上布置有高度向可调节的支承板2,支承板2的一端设置有封闭溶剂盒3,支承板2的中心布置有立板4,立板4的下端一侧紧固有储墨箱体5,储墨箱体5的内部设置有油墨盒6,油墨盒6的正上方布置有压轮7,压轮7的最低端位置位于油墨盒6的油墨液面以下,压轮7的上端布置有印字轮8,印字轮8的最低端啮合连接压轮7的最高端,储墨箱体5通过导管9连通至油墨盒6内,导管9上布置有控制阀,油墨盒6的中上端位置设置有溢流孔10,储墨箱体5的下端底部设置有外流管11,外流管11连通至油墨收纳箱体12。
支承板2的下端设置有立柱13,底座1上设置有套筒14,立柱13插装于套筒14后通过定位螺丝15锁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兴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兴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5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