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底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4640.5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3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吕春娟;王健;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分类号: | B66B5/28;B66B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地址: | 215214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底坑装置,属电梯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垂直升降用电梯设备有着极为广泛的使用,为了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在电梯运行通道底部均需建设与电梯轿厢结构对应的底坑,并在底坑内设相应的防护设备,当前所使用的电梯底坑内防护设备往往仅为至少四根可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柱,这种防护设备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性好,维护成本低廉,因此有着极为广泛的使用空间,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缓冲柱的缓冲能力有限,因此当电梯下行运行速度过快时,往往会对电梯轿厢产生加大的冲击,同时也无法有效吸收电梯轿厢运行所产生的动能,因此易对电梯结构造成较大破坏,并对电梯内部人员及物品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不能对因电梯故障产生的明火等起火现象进行及时的扑灭,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电梯底坑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梯底坑装置,该新型运行稳定可靠,对电梯轿厢运行冲击能量具有良好的吸收及释放效果,并可对电梯轿厢位置进行修正引导,于此同时,另可对因轿厢坠落等故障引发的轿厢起火现象进行及时扑灭,从而有效提高电梯轿厢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梯底坑装置,包括定位底座、缓冲台、缓冲支撑机构、缓冲柱、导向柱、支撑柱、弹性缓冲垫及缓冲气包,底座与电梯底坑上表面平行,底座下表面均布至少四根支撑柱,支撑柱顶端与底座连接,底端嵌于电梯地坑地基基础内,底座下表面与电梯地坑地基基础上表面间另设弹性缓冲垫填充,弹性缓冲垫内另均布形变孔,缓冲气包另嵌于形变孔内,缓冲台位于底座正上方,并通过缓冲支撑机构与底座连接且相互平行,缓冲柱至少四根并均布安装在缓冲台上表面,并与缓冲台垂直分布,缓冲柱包括基础柱身、缓冲柱身、缓冲弹簧及弹性缓冲块,其中基础柱身末端与缓冲台连接,前端通过缓冲弹簧与缓冲柱身连接,且基础柱身和缓冲柱身轴线分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缓冲弹簧两端分别包覆在基础柱身前端外表和缓冲柱身末端外表,缓冲柱身前端端面及末端端面均设弹性缓冲块,导向柱至少四根,并环绕缓冲台中线均布,导向柱末端与缓冲台铰接,前端设弹性导向轮,导向柱与缓冲台铰接处另设角度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柱嵌于电梯地坑地基基础内高度为支撑柱总高度的2/3—3/4。
进一步的,所述的形变孔为正六边形结构,并与底座垂直分布或平行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支撑机构为液压或气压驱动剪式升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及缓冲台包括竖梁及横梁,其中竖梁与横梁相互垂直分布,并构成栅格状平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气包内为高压氮气,且气压至少为标准大气压的1.5倍。
本新型运行稳定可靠,对电梯轿厢运行冲击能量具有良好的吸收及释放效果,并可对电梯轿厢位置进行修正引导,于此同时,另可对因轿厢坠落等故障引发的轿厢起火现象进行及时扑灭,从而有效提高电梯轿厢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坑装置,包括定位底座1、缓冲台2、缓冲支撑机构9、缓冲柱3、导向柱4、支撑柱5、弹性缓冲垫6及缓冲气包7,底座1与电梯底坑8上表面平行,底座1下表面均布至少四根支撑柱5,支撑柱5顶端与底座1连接,底端嵌于电梯地坑8地基基础内,底座1下表面与电梯地坑8地基基础上表面间另设弹性缓冲垫6填充,弹性缓冲垫6内另均布形变孔10,缓冲气包7另嵌于形变孔10内,缓冲台2位于底座1正上方,并通过缓冲支撑机构9与底座1连接且相互平行,缓冲柱3至少四根并均布安装在缓冲台2上表面,并与缓冲台2垂直分布,缓冲柱3包括基础柱身31、缓冲柱身32、缓冲弹簧33及弹性缓冲块34,其中基础柱身31末端与缓冲台2连接,前端通过缓冲弹簧33与缓冲柱身32连接,且基础柱身31和缓冲柱身32轴线分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缓冲弹簧33两端分别包覆在基础柱身31前端外表和缓冲柱身32末端外表,缓冲柱身32前端端面及末端端面均设弹性缓冲块34,导向柱4至少四根,并环绕缓冲台2中线均布,导向柱4末端与缓冲台2铰接,前端设弹性导向轮41,导向柱4与缓冲台2铰接处另设角度调节机构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台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4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机房电梯
- 下一篇:建筑用升降电机的防坠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