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电源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4334.1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9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林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祥荣 |
主分类号: | H01H27/06 | 分类号: | H01H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8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电源的开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电源锁。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宜居小区和商务楼的普及,电梯的使用已经司空见惯,由于电梯是直接承载人的移动工具,因此,国家对其安全性能也显得尤为关注,目前在中国使用的电梯,理论上每个月都需要至少检修一次,以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在检修时,电梯必须关掉电源锁以防止意外发生,因此,电梯电源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市场上,在电梯上使用的电源锁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盖板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锁芯、锁套和覆盖在锁芯、锁套上的圆形电路板,电路板上方设置有盖板,在盖板上开设有一个窗口,用于将接线端子通过该窗口外接在电路板上,因此,这种结构的电梯电源锁由于零部件较多,装配工序较为复杂,严重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并且复杂的装配工序也直接影响着电梯电源锁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另外,由于现有市场上的电源锁普遍采用在锁芯周面上设置凸缘曲面或者直接将锁芯设置成凸轮结构、以通过该凸缘曲面或者凸轮触动微动开关而实现接通或者断开,这种结构的锁芯由于与锁套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摩擦,因此当工作人员转动钥匙时,锁芯因着摩擦会产生“哧哧”的声音,手感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廉、稳定可靠且便于装配的电梯电源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梯电源锁,包括锁芯、框架、扣合在框架上的面板和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底部的底板,所述面板的靠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面板的下端面上、靠近所述通孔的边沿位置具有大致垂直于所述面板延伸的圆环壁,该圆环壁包围的部分形成通腔,并且所述圆环壁的顶端面上具有部分下沉而形成的弧形限位槽,所述弧形限位槽的两端形成限位面,所述锁芯穿插设置在所述通腔内,所述锁芯的顶端面上固定安装有触板,所述触板具有径向延伸的触头,该触头随着锁芯的转动而在所述弧形限位槽内形成有限的弧形运动,在所述底板上、与所述触板相对应的端面上设置有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上、与所述圆环壁的外圆柱面相对应的侧面上具有凸出的触点,该触点与所述触头的运行轨迹相交,所述触板通过转动而与所述触点在相交的状态下形成对该触点的径向按压,同时触头在所述限位面位置形成限位,进而实现所述微动开关的接通,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面上具有的插接端子形成电连接。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改进,显然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电源锁直接在面板上设置有可随着面板一次性成型的圆环壁,该圆环壁包围的部分空间形成用于安装锁芯的通腔,因此,该圆环壁相当于背景技术中设置在锁芯周侧的锁套,减省了生产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电源锁减少了对线路板的使用,而是直接将微动开关和插接端子电连接(在本使用新型中,将微动开关的输出引脚与插接端子的输入引脚通过焊接的方式形成电连接),减少了线路板的占用空间,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有致。
优选的,所述触点至少部分的处于所述弧形限位槽内,并靠近其中任意一个限位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上述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尽管本实用新型中的微动开关可以在任意位置,然后通过对触头的改进设计便能满足触头在运动过程中与触点的触碰并进而实现微动开关的接通与断开功能,然而这样设计的结构势必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电源锁具有足够大的安装空间,因此,本优选方案中将触点设置成至少部分的处于弧形限位槽内,而相应的在弧形限位槽内做有限运动的触头也就不需要复杂的设计,只需满足该触头延伸的长度不大于圆环壁的厚度便可实现所述触头与触点之间以触碰的方式接通,同时由于触点靠近任意一个限位面,当触头与触点触碰时,触头在限位面的位置处被有效限位,进而使得触头达到长时间触碰在触点上的效果,即接通电源(而不是瞬间接通),综上所述可知,这种结构的设计,不仅简化了产品结构,更是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电源锁的结构紧凑性,充分利用了产品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祥荣,未经林祥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4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生产生石灰粉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接收玻璃纤维溶液的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