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力压差式泄流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63029.0 | 申请日: | 2015-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9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付利;刘传刚;蒲浩博;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4/08 | 分类号: | E21B34/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叶青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压差式泄流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泄流阀,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利压差式泄流阀。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由于遭受地层应力、腐蚀等因素的影响,采油井及注入井的套管发生变形、破裂、错断而出现了大量的套管损坏现象。国内油田套损井大约占总投产井数的25%,部分油田甚至超过50%,而且套损井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故大量的套损井导致油井含水大幅上升,被迫停产甚至报废,严重影响了油田正常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导致油气泄漏,造成环境污染。为恢复油井生产,必须对套管漏点进行封堵,而进行封堵则首先需要找到漏点位置。而在下管柱找漏时需要多次起下作业管柱,如果管柱内的液体不能及时排除,不仅影响起下管柱效率,而且管柱上提后液体流出会污染作业现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够保证作业效率,又能多次起下管柱,能够实现通过内部打压控制其开关的水力压差式泄流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水力压差式泄流阀,包括上接头、与上接头连接的下部设置有泄流孔的壳体,所述壳体内侧设置有与上接头连接的穿过壳体底壁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上端部设置有与中心管一体结构的带传压孔的环形凸起,中部设置有直径小于传压孔直径的流通孔,所述环形凸起和流通孔之间的壳体套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与壳体底壁之间的壳体套设有弹簧。
所述弹簧与所述壳体底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挡圈,所述弹簧挡圈为空心圆柱形。
所述活塞与中心管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活塞与壳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
所述上接头与壳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
所述上接头上端部和所述中心管下端部分别设置有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中部带流通孔的中心管,压力正常情况下,与壳体下部的泄流孔形成回路,保证管柱顺利下入。
(2)本实用新型中中心管上端部设置有凸起和传压孔,凸起能够防止活塞上移封闭传压孔,由于传压孔直径大于流通孔直径,当活塞承受的向下的压力差大于弹簧力时液体通过流通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从而能够封闭流通孔,整个系统处于封闭承压状态。所述活塞与所述弹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机构。
(3)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液体流量、传压孔与流通孔的过流面积、弹簧力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的精确计算,确保泄流阀在设计流量下的稳定工作状态。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启闭压差小,可频繁开启,制造成本低,且安全可靠,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接头2中心管3活塞4弹簧5壳体6弹簧挡圈7泄流孔8流通孔9传压孔10O型密封圈11O型密封圈12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力压差式泄流阀,包括上接头1、与上接头1连接的下部设置有泄流孔7的壳体5,所述泄流孔7可以设置于壳体5的底壁上,也可以设置于壳体5下端部的侧壁上,所述上接头1与壳体5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所述上接头1与壳体5之间可设置有O型密封圈11;所述壳体5内侧设置有与上接头1螺纹连接的穿过壳体5底壁的中心管2,所述中心管2上端部设置有与中心管2一体结构的带传压孔9的环形凸起12,中部设置有直径小于传压孔9直径的流通孔8;所述环形凸起12和流通孔8之间的壳体5套设有活塞3,所述活塞3与壳体5底壁之间的壳体5套设有弹簧4,也就是说,活塞3上端顶在中心管2的环形凸起12上,下端与弹簧4相接触。所述弹簧4与所述壳体5底壁之间可设置有弹簧挡圈6,所述弹簧挡圈6可为薄空心圆柱形。所述活塞3与中心管2之间可设置有O型密封圈10,所述活塞3与壳体5之间可设置有O型密封圈10。所述上接头1上端部和中心管2下端部可分别设置有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3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井配套随钻废弃物收集提升转移装置
 - 下一篇:径向井简易式循环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