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金针菇培养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62282.4 | 申请日: | 2015-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7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姬利强;曹崇敏;李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王克鹏 |
| 地址: | 4573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金针菇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瓶,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叠放和通风的组合式金针菇培养瓶。
背景技术
金针菇是一种食用菌,其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口感好、营养极为丰富,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国内外市场十分广阔。金针菇的生产环境温度要求比较低,一般在10—20℃,适合秋、冬季节种植。由于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完全可以在黑暗环境中生长,所以金针菇的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
在金针菇的栽培过程中,金针菇目中的培养需要大量培养容器,传统的培养容器为塑料袋,由于塑料袋不容易清洗,也为了保证种子的出苗率和产量,塑料袋一般只是用一次就将其丢弃,这样不仅增加了菌种培养的成本,而且大量丢弃的塑料袋能够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以现多采用培养瓶进行培养,由于受场所影响,金针菇在培养时是将金针菇的培养瓶在有限的空间进行叠放起来,而由于培养瓶自身的原因,实际操作中,叠放的培养瓶容易花落,影响金针菇菌种的正常生长;另外,现有的培养瓶为保证通风性能,将培养瓶的瓶身做成有弧度的瓶身,虽然保证了通风,但对于培养瓶的清洗来说,有弧度的瓶身无疑是增加了培养瓶的清洗拿督,加大了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组合式金针菇培养瓶,不单保证了培养瓶叠放时的稳定性,也保证了培养瓶之间的通风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金针菇培养瓶,包括瓶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瓶体底座,所述瓶体底座活动安装在瓶体底部,所述瓶体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与瓶口直径相同的凹槽。
所述瓶体底座顶部设置有与瓶底直径相同的瓶体安装槽,所述瓶体安装槽内壁和瓶体底部侧壁设置有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瓶体底座采用旋合的方式活动安装在瓶体底部。
所述瓶体底座底部的凹槽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瓶体的瓶口外侧壁处设置有与凹槽内壁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所述瓶体为瓶体为上小下大的圆柱形瓶体。
所述瓶体底座为圆形底座。
所述瓶体底座的直径大于瓶体最大直径至少0.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瓶体底座和瓶体活动组合的设计方式,通过螺纹将瓶体底座活动安装在瓶体底部,同时瓶体底座的底端采用内壁有螺纹的凹槽设计,与瓶体瓶口相配合,不单能保证培养瓶叠放时的稳定性,也能将底座当瓶盖使用,另外,瓶体底座采用圆形设计,且其直径大于瓶体最大直径至少0.5cm,能够保证放置于同一水平面的瓶体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cm,能够有效保证培养瓶之间的通风性,从而保证金针菇母种在培养瓶中的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组合式金针菇培养瓶,包括瓶体1,瓶体为上小下大的圆柱形瓶体,瓶体的底端安装有瓶体底座2,瓶体底座为圆形,其直径大于瓶体最大直径至少0.5cm,瓶体底座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与瓶体底端和瓶口相匹配的凹槽,瓶体底座上端面的凹槽为瓶体安装槽,瓶体安装槽的内壁和瓶体底端侧壁设有相配合的螺纹,瓶体底座通过螺纹旋合安装在瓶体底部,瓶体的瓶口外侧壁设有外螺纹3,瓶体底座的凹槽4的内侧壁设有与外螺纹3相匹配的内螺纹,瓶体底座通过凹槽4能够安装于瓶体瓶口上,能作为培养瓶的盖子,同时,通过凹槽4和瓶体瓶口的配合,多个培养瓶也能很稳定的叠放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2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存放纸的组合式托架
- 下一篇:一种油菜双侧后铺放割晒机竖向分禾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