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61240.9 | 申请日: | 2015-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3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伟;向明朗;赵敬刚;张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F01L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郑建华;詹永斌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置式 vvt 机油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油控制阀,尤其是涉及用于发动机可变凸轮正时系统相位调节的一种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
背景技术
VVT(VariableValveTiming,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原理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情况,调整进气(排气)的量和气门开合时间、角度,使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达到最佳,以提高发动机燃油的燃烧效率,达到省油的目的。目前,用于发动机可变凸轮正时系统的机油控制阀有两种:侧置式机油控制阀和中置式机油控制阀,广泛应用的主要是侧置式机油控制阀,中置式机油控制阀是在侧置式机油控制阀上面进行的技术升级。
现有的发动机可变凸轮正时系统中,相位器是通过单独的连接用螺钉安装在凸轮轴上,机油控制阀是与相位器相互独立的单独总成,由于机油控制阀安装在发动机缸盖上,其通过很多组油道来控制相位器,从而导致发动机缸盖的结构复杂,提高了发动机制造成本,同时,由于机油控制阀与相位器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控制油路相应地较长,因此,导致发动机可变凸轮正时系统在响应速度和控制稳定性上都比较差,不利于发动机燃油燃烧效率的提高,从而不能很好地实现发动机省油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提高发动机可变凸轮正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稳定性,并降低发动机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包括单向阀、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进油端设置螺纹连接部,所述单向阀安装在阀体内腔中,包括阀套、阀座以及滚球体和弹簧,所述阀套一端设置滚球体安装孔,另一端设置阀芯安装孔和第一油孔、第二油孔及第三油孔,所述阀座上设置与阀体的进油口相通的通孔,所述滚球体安装在滚球体安装孔与阀座通孔之间,所述阀座通孔与第三油孔之间连通形成进油道,在阀套与滚球体之间安装弹簧,在阀芯与阀套之间安装复位弹簧。
优选地,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固定安装在阀体内腔中且位于阀座与进油口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限位挡圈,在阀体内腔中设置挡圈安装槽,所述限位挡圈安装在挡圈安装槽中。
优选地,所述的限位挡圈与阀套之间设置弹性垫片。
优选地,还包括定位球体,在阀体上设置第一半圆球孔,在阀套上设置第二半圆球孔,所述定位球体安装在第一半圆球孔与第二半圆球孔之间。
优选地,所述阀体上设置凸肩,在凸肩根部设置让位槽。
优选地,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环油槽。
优选地,所述阀套一端设置第三油槽,所述第三油槽与滚球体安装孔相交。
优选地,所述的第三油槽是十字油槽。
优选地,所述的阀套与阀体之间是间隙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控制阀可以通过阀体进油端的螺纹连接部与凸轮轴直接组成螺纹活动连接,阀体外圆部与相位器内孔可以间隙配合方式套接,在阀体内腔中固定安装单向阀,从而使得机油控制阀与相位器之间的距离更加近,缩短了控制油路,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发动机可变凸轮正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稳定性,同时,由于机油控制阀不需要安装在发动机缸盖上,因此,可以省去发动机缸盖安装孔及相应的油道,简化了发动机缸盖结构,从而降低了发动机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的构造图。
图2为图1中的阀体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阀套的结构图。
图5为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的调节示意图(相位器转子叶片向第二调节腔调节)。
图6为中置式VVT机油控制阀的调节示意图(相位器转子叶片向第一调节腔调节)。
图中标记:1-滤网,2-滚球体,3-阀体,4-阀套,5-弹簧,6-复位弹簧,7-阀芯,8-限位挡圈,9-弹性垫片,10-定位球体,11-阀座,12-集油腔,13-第一转子油道,14-相位器壳体,15-第一调节腔,16-相位器转子叶片,17-第二调节腔,18-第二转子油道,30-凸肩,31-螺纹连接部,32-环油槽,33-让位槽,34-挡圈安装槽,35-出油口,36-第一半圆球孔,37-第一油通道,38-第二油通道,39-进油口,41-滚球体安装孔,42-弹簧安装孔,43-第一油孔,44-第一油槽,45-第二油孔,46-第二半圆球孔,47-第三油孔,48-第二油槽,49-第三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12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电厂化学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子烟及供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