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静电硅胶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9879.3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0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锐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27/06;B32B27/3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2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硅胶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保护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静电硅胶保护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贴合于电子产品表面的保护膜一般是背面涂有胶层的塑料薄膜,这种保护膜存在下述缺陷:在保护膜的剥离和贴合过程中积累大量静电荷,大量静电荷的积累会在保护膜的使用过程中对电子产品产生致命性的破坏风险,大量静电荷的产生也会吸附尘埃粒子,造成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良,而且保护膜与电子产品贴合容易产生气泡影响美观。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3031078A的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防静电PET保护膜”,该技术方案包括PET离型膜、PET原膜、硅胶层和防静电处理层,PET离型膜上涂布硅胶层,硅胶层上覆有防静电处理层,防静电处理层覆有PET原膜。
又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布号为CN20334632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PET防静电保护膜”,包括PET基材层、PET聚酯防静电薄膜层、硅胶层以及PET氟素离型膜层,PET聚酯防静电薄膜层与硅胶层之间设置第一有机硅压敏胶层,硅胶层与PET氟素离型膜层之间设置第二有机硅压敏胶层。
上述防静电保护膜的防静电层和硅胶层均设置在PET原膜/基材层的同侧,在防静电效果上具有有益的效果,但不足的是,无法彻底解决气泡产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改进防静电保护膜的结构,使其具有积极的防静电效果,并可避免在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防静电硅胶保护膜,包括PET片材层(1)、离型层(3),PET片材层(1)的一侧设置防静电层(4),另一侧设置硅胶层(2),所述的离型层(3)设置在硅胶层(2)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PET片材层(1)厚度为23~150um,所述的硅胶层(2)厚度为5~50um,所述的离型层(3)厚度为5~50um。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静电层(4)其表面阻抗为104~11Ω。
本实用新型中的防静电层设置在硅胶层的对侧,防静电层和硅胶层经双面共挤压工艺与PET片材层复合挤压在一起,防静电层的表面阻抗为104~11Ω,具有优秀的抗静电性能。硅胶层设置在离型层的同侧,防静电层的对侧,在贴合的过程中,利用硅胶的自身性能,可将产生的气泡自动排掉,在保证优秀抗静电性能的同时,美观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防静电硅胶保护膜,包括PET片材层1、离型层3,PET片材层1的一侧复合挤压防静电层4,另一侧复合挤压硅胶层2,所述的离型层3设置在硅胶层2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PET片材层1厚度为23~150um,所述的硅胶层2厚度为5~50um,所述的离型层3厚度为5~50u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静电层4的表面阻抗为104~11Ω,具有优秀的抗静电性能,硅胶层设置在离型层的同侧,防静电层的对侧。在贴合的过程中,利用硅胶的自身性能,可将产生的气泡自动排掉,在保证优秀抗静电性能的同时,美观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锐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锐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9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阻燃板材
- 下一篇:一种用于工模具的多层复合硬质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