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有定时点火装置的氧指数测定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9679.8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9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书兰;刘坤凤;王晓华;夏礼锦;姚增文;陈超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吕晋英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定时 点火装置 指数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定仪,特别是一种设有定时点火装置的氧指数测定仪。
背景技术
氧指数(OI)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进行有焰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以氧所占的体积百分数的数值来表示。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
氧指数仪是根据国家标准GB/T5454-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GB/T2406-1993《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规定的技术要求研制的新型产品,适用于匀质固体材料,层压材料,泡沫塑料,织物,软片和薄膜等材料的燃烧性能测试。主要用来测定聚合物燃烧过程所需氧的百分比,鉴定聚合物难燃性的手段,还可以研究实验室研究阻燃配方等。
氧指数测试点燃方法,根据ISO4589-2《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室温测试》,对于自撑材料(如模塑材料,泡沫材料,厚片材料,电器用模塑和片材)采用顶端点燃方式,在距点燃端50MM处划标线。测试时每隔5S移开一次,移开的时间以恰好能判明试样整个顶表面是否全部着火为限。在确认试样顶表面着火后,立即移开点火器,并开始记时并观察燃烧长度。火焰接触顶面时间最长不超过30S,如果30S内不能点燃,则增加氧浓度,继续点火,直至30S内点燃为止。
因而,指数测定仪对于为材料提供点火的时间控制十分重要。现有的临界氧指数测定仪,对点火的时间控制方式,是利用外在计时控制,例如甲持点火器为材料点火,乙持外在计时器,每到5秒点火时限或者30秒时限时,为甲报告点火时间以通知甲撤离点火器。
这种方式控制,准确度差,要达到精准的点火30秒,尤其是累计点火时间30秒,较为困难,而点火时间对临界氧指数测定影响非常大,因此点火时间控制不精确,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导致结果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材料点火时间定时准确,操作方便,试验效率高的设有定时点火装置的临界氧指数测定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定时点火装置的氧指数测定仪,包括有丙烷气体管道,所述的丙烷气体管道上设有丙烷气体入口,该丙烷气体入口连接丙烷罐出口管,丙烷气体管道设置丙烷气体入口一端的另一端上设有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火器上设有定时点火装置,该定时点火装置包括有定时器、管道气体开关、高压脉冲点火装置,手动气体控制阀,所述高压脉冲点火装置以及管道气体开关均与定时器连接,所述的点火器连接丙烷气体管道的一端为未端,另一端为顶端,高压脉冲点火装置设于点火器的顶端,接下来依次为管道气体开关、定时器,手动气体控制阀设于点火器未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定时器设有三个按键,分别为第一按键、第二按键及第三按键,所述的第一按键控制管道气体开关打开,第二按键控制高压脉冲点火装置打火与定时开始(或计时继续),第三按键控制管道气体开关闭合与计时暂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管道气体开关为电磁阀,第一按键通电,电磁阀打开,第三按键关闭,则电磁阀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a确保燃烧筒处于垂直状态,安装好试样;
b开启电源,等待测定仪的显示屏出现氧气氮气混合比例
开启氧气瓶与氮气瓶阀门,调节各自压力调到0.1MPa。
c预估起始氧浓度,根据经验,若为易燃试样,选择起始氧
浓度约在18%(体积分数);不易燃试样,选择的起始氧浓度可以在21%(体积分数)之上;若试样在空气中不连续燃烧,选择的起始氧浓度可以定为25%(体积分数)。
d氧氮混合气通入混合室、氧浓度达到设定值后,点燃试样
前确保用混合气体冲洗燃烧筒至少30s,确保点燃及试样燃烧期间气体流速稳定不变。
e使用点火器为试样点火。
e.①将点火器顶端置于距离试样顶端20-25mm高度(根据火焰高度调节,确保火焰外焰可以接触试样顶面),将安装于点火器末端的手动气体控制阀打开;
e.②按下点火器第一按键,控制管道气体开关打开,使丙烷罐内丙烷通过丙烷气体管道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9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常压高、低压瓦斯罐凝液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固体储氨装置供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