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线核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9282.9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5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家恒;张俊玲;王金亮;袁旺;荆辉;范友鹏;刘超男;荣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线 核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线核验器。
背景技术
在电能计量相关试验中,有一种试验叫电流互感器误差试验,见图1,电源盒1内有刀闸,刀闸连接漏电保护开关2,经过漏电保护开关后级联调压器3和升流器4,升流器4的二次侧同时接标准电流互感器5和被试电流互感器6,以进行对比。试验时,要求标准电流互感器5的准确度等级比被试电流互感器6高两个级别,同时要求其二者的变比相同。
图1中,除了连接标准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L1、L2)和被试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L1、L2)的导线由于电流大所以比较粗以外,其余的导线均为二次导线,且数量多(14根),规格均为4mm2以上。
由于培训学员较多,导线使用频次高,在实训过程中经常发生由于二次导线虚断导致互感器校验仪显示误差异常,由于导线外部有绝缘皮保护,当二次导线内部虚断时,很难准确快速判断出是哪一根导线出了问题。
现有的第一种解决方案是拆下导线的一个连接接头,用万用表的“通/断”档量一下导线的通断即可,可实际上,由于是内部虚断,往往当你将一个接头拆下时,它可能就连接上了,所以用万用表很难量出。
第二种方案是通过调节图1的调压器3,使得测量回路中有电流,采用钳形电流表测量每根导线的电流,就可以根据导线中有无电流来帮助判断哪根导线虚断了,可实际上,由于电流互感器误差试验要求必须先在额定二次电流的5%以下确保误差正常才可以继续增大电流,否则会烧坏互感器校验仪。由于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基本上都为5A,所以,换算成实际电流值就是必须现在5×5%=250mA以下来判断有无电流,对普通的钳形电流表来说,0.25A及以下的电流是很难测量出的。当然可以采用小电流、高精度钳形电流表,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由于是小电流且高精度,所以价格都在几千元以上,价格昂贵,不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断线核验器,通过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就可以轻松的判断导线是否虚断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断线核验器,包括壳体,容置在壳体中的铁芯和手柄,所述铁芯分成两个能开合的半体,两个半体分别与两个控制两个半体开合的手柄连接,两个手柄铰接,所述铁芯上绕有线圈,线圈的两个接头之间串联有二极管。
所述壳体的材料为绝缘材料。
所述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
所述二极管固定在壳体上。
通过控制手柄使得铁芯套在导线上,穿过铁心的导线就成为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线圈,其中通过电流便在二次线圈中感应出电流,也即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如果有电流时会在线圈上产生电流,虽然工频电流信号加在发光二极管上,会有短时的导通和隔断,但肉眼基本上反应不过来,所以也不需要加整流电路,直接将发光二极管上并接在绕组上即可。由于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范围比较宽(0-20mA),所以对绕组的带载能力和精度要求均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将本实用新型的铁芯套在导线上且闭合,如果发光二极管亮了就可以证明导线中有电流,如果没有亮就证明没有电流通过。利用本实用新型判断导线的虚断简单方便安全,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流互感器误差试验接线图;
图2是断线核验器原理图;
图3是断线核验器工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源盒,2、漏电保护开关,3、调压器,4、升流器,5、标准电流互感器,6、被试电流互感器,7、导线,8、铁芯,9、线圈,10、发光二极管,1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4所示,一种断线核验器,包括壳体,容置在壳体中的铁芯8和手柄11,铁芯8分成两个能开合的半体,两个半体分别与两个控制两个半体开合的手柄11连接,两个手柄11铰接,铁芯8上绕有线圈9,线圈9的两个接头之间串联有二极管。壳体的材料为绝缘材料。二极管为发光二极管10。发光二极管10固定在壳体上。
当握紧两个手柄11时,铁芯8的两个半体是打开的,当松开手柄11不动时,铁芯8的两个半体是闭合的,这样可以方便使用,只要握紧一次再松开就可以直接用于核验导线7是否有虚断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92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