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计算机与机顶盒通讯的电平转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9101.2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1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阳斌;蔡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芯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计算机 机顶盒 通讯 电平 转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串口转换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机与机顶盒通讯的电平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RS-323C标准是美国EIA(电子工业联合会)与BELL等公司一起开发的1969年公布的通信协议,它适合于数据传输速率在0~20000b/s范围内的通信。这个标准对串行通信接口的有关问题,如信号线功能、电器特性都作了明确规定,由于通行设备厂商都生产与RS-232C制式兼容的通信设备,因此,它作为一种标准,目前已在微机通信接口中广泛采用。
RS-232C标准(协议)的全称是EIA-RS-232C标准,其中EIA(ElectronicIndustryAssociation)代表美国电子工业协会,RS(ecommededstandard)代表推荐标准,232是标识号,C代表RS232的最新一次修改(1969),在这之前,有RS232B、RS232A等,它规定连接电缆和机械、电气特性、信号功能及传送过程。常用物理标准还有RS-232-C、RS-422-A、RS-423A、RS-485。这里只介绍RS-232-C。例如,目前在IBMPC机上的COM1、COM2接口,就是RS-232C接口。
RS-232C对电器特性、逻辑电平和各种信号线功能都作了规定:
在TxD和RxD上:逻辑1(MARK)=-3V~-15V
逻辑0(SPACE)=+3~+15V
在RTS、CTS、DSR、DTR和DCD等控制线上:
信号有效(接通,ON状态,正电压)=+3V~+15V
信号无效(断开,OFF状态,负电压)=-3V~-15V
以上规定说明了RS-323C标准对逻辑电平的定义。对于数据(信息码):逻辑“1”(传号)的电平低于-3V,逻辑“0”(空号)的电平告语+3V;对于控制信号;接通状态(ON)即信号有效的电平高于+3V,断开状态(OFF)即信号无效的电平低于-3V,也就是当传输电平的绝对值大于3V时,电路可以有效地检查出来,介于-3~+3V之间的电压无意义,低于-15V或高于+15V的电压也认为无意义,实际工作时,应保证电平在±(3~15)V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
1,RS-232-C标准最初是远程通信连接数据终端设备DTE(DataTerminalEquipment)与数据通信设备DCE(DataCommunicationEquipment)而制定的。因此这个标准的制定,并未考虑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要求。但目前它又广泛地被借来用于计算机,更准确的说,是计算机接口与终端或外设之间的近端连接标准。显然,这个标准的有些规定及和计算机系统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矛盾的,因此RS-232C标准与计算机会存在不兼容。
2,RS-232C标准中所提到的“发送”和“接收”,都是站在DTE立场上,而不是站在DCE的立场来定义的,由于在计算机系统中,往往是CPU和I/O设备之间传送信息,两者都是DTE,因此双方都能发送和接收。
RS-232C需要与TTL进行转换:RS-232C是用正负电压来表示逻辑状态,与TTL以高低电平表示逻辑状态的规定不同。因此,为了能够同计算机接口或终端的TTL器件连接,必须在RS-232C与TTL电路之间进行电平和逻辑关系的变换。目前较为广泛地使用集成电路转换器件,MAX232芯片可完成TTL←→EIA双向电平转换,但此电路价格不菲,且需要印刷板的面积较大。在对体积和成本有较严格的要求时,进一步简化串口电路很有必要。
例如,在机顶盒电路需要应用和PC连接进行调试和升级时,即需要转化电路对RS-232C和TTL的电平信号进行转换,而机顶盒电路对转换电路的体积和成本均有严格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巧,电路结构简单,具有明显经济优势的用于计算机与机顶盒通讯的电平转换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芯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芯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9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