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光纤标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8278.0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4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余政革;畅大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方之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5/00 | 分类号: | G01K1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肖承云 |
地址: | 3151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光纤 标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光纤标定装置。
背景技术
准确的井温测量对于地质资料解释和油井监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稠油热采工艺中,井温的监测显得非常重要。我国现阶段稠油的开采方式主要是蒸汽吞吐与SAGD,注蒸汽开采技术是利用稠油特殊的粘—温关系,向油层中注入高温度的蒸汽,降低原油的粘度,从而提高原油的流动能力,起到开采稠油和增产的作用。在稠油热采中为了合理注汽采油,对井下温度指标的监测是分析注采效果,调配注汽参数,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井下测温仪只能在某一时间测量某个位置点的温度,要测试整个井筒的连续温度变化只能将点式传感器来回移动,这样破坏了井内热平衡,并且要实现很多点的温度测量只有安装很多点式传感器,增大了安装难度和经济费用。而且高温监测最高测试温度达到350℃以上,由于仪器工作环境恶劣,使传统的仪器无法进行有效测量。相比于其他探测手段,目前主要采用基于光纤喇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DistributedTemperatureSensor,简称DTS)来监测井下温度。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利用拉曼散射和光时域反射技术研制而成,以长达几千米的光纤作为温度传感器下到井下,沿整个完井长度连续性的采集井下
温度剖面变化。与传统的点式传感器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光纤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施工,测量范围大,在不破坏井内热平衡的条件下可以实时连续测量井下温度场井深-温度信息;(2)传感光纤采用聚酰亚胺涂覆,耐高温可达350℃,外层采用加厚不锈钢管铠装结构,抗腐蚀性能好;(3)分布式光纤系统无需多次校准,电绝缘性能高,抗电磁干扰,本质安全可靠,可自动记录多年历史数据为稠油开采提供信息。
光纤分布式测温是近年来的新兴测温方式,在某些井区已经替代了传统的单点测温方式。光纤测温虽然有优势,但是在测温前对于整条光纤测温各个参数的标定需要有一套完整方法与设备分别进行一次和二次标定,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便携式光端机温度快速标定装置的研制就能简便标定工作,快速准确地标定光纤,同时还可实现移动式便携标定。
如中国专利CN203177998公开了一种光纤标定装置,其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劳动强度大、标定时间长、标定过程复杂的问题,包括至少一个陶瓷件、热电偶和加热件,所述至少一个陶瓷件内部设置有密封且相互独立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热电偶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腔中,所述第一内腔还用于容纳待标定的光纤,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中,工作时,所述加热件产热并传递给所述至少一个陶瓷件,所述至少一个陶瓷件受热并将热量传递给所述第一内腔中的待标定的光纤,所述热电偶用于监控所述第一内腔中的温度。其代替了空气浴及油浴等过程对待标定光纤进行不同温度的标定校验,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的结构标定时需要加热裸纤而不是光缆,其通常应用于实验室的环境下,不能适应外界恶劣的工程环境。而且其包括陶瓷件,通过设于第二内腔的加热件加热陶瓷件再将热量传递给待标定的光纤,陶瓷件具有加热快的特点,但光纤通过中间体陶瓷件加热会造成其受热不均匀,控温不精准。
再者光纤质地较脆,机械强度差,光纤光缆的弯曲半径不能过小,当弯曲半径过小时也容易阻碍光的通过,影响光纤的测温效果。因此光缆的排布方式也显得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工程环境下结构简单、标定过程简单、光缆排布合理的便携式光纤标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光纤标定装置,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第一密封腔和第二密封腔、分别置于第一密封腔和第二密封腔内的光缆及用于测量光缆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密封腔和第二密封腔为由加热带围成的相互独立的空间结构。通过加热带直接加热光缆,控温更加精准,而且光缆受热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壳体两侧设有限位部,光缆端部通过该限位部从壳体中伸出。限位部的设置保护了光缆,避免光缆产生不必要的卷绕,影响光的传输。
进一步的,限位部包括用于铺设光缆的S形凹槽和设于S形凹槽弯折部的固定件。固定件的设置用于锁住光缆,S形凹槽的阻力使得光缆不易于抽动,避免光缆产生大范围的移动,但是又能进行微调。
进一步的,固定件中间设有用于卡设光缆的开槽,所述开槽的开口处向内收缩形成缩口端。缩口端避免光缆从开槽的上部脱出。
进一步的,固定件为弹性部件。便于光缆进出开槽,也延长固定件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方之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方之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8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