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滤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57913.3 | 申请日: | 2015-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2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钟德洪;吴小红;罗启超;李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市渝鑫稀贵金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5/176 | 分类号: | B01D25/176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 地址: | 54300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分离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立德粉生产的压滤机。
背景技术
压滤机是一种低耗能、高效率间歇性的加压过滤设备,用于各种浆料固液分离,是依靠压紧装置将滤板压紧,再将浆料用泵压入滤室,通过滤布来达到将固体颗粒和液体分离,因其过滤面积大和效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现有的压滤机主要包括机架、横梁、止推板、带压紧板的油压装置以及多个滤板、滤框和滤布,机架上固定有两根横梁,横梁上交替排列有多个滤板和滤框,滤板和滤框之间隔有滤布,滤板和滤框的四个角均设有通孔,滤板的中心开始有进料口。这种结构的压滤机存在下列不足:密封性能差,浆液容易从滤板与滤框和滤布之间缝隙之间漏出,这些地方的泄漏浆液会进入下方的收集槽内,而降低过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滤机,这种压滤机可以解决现有压滤机密封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压滤机包括机架、横梁、止推板、带压紧板的油压装置以及滤板和滤布,所述机架上固定有两根所述横梁,所述横梁上支架有多个所述滤板,相邻所述滤板之间隔有滤布,所述滤板和所述滤布均开设有中心孔,所述滤板的四边向两面延伸凸出形成凸框,所述凸框其中一侧面设有环形凸条,另一侧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凸框的所述环形凸条与相邻的所述凸框的所述环形凹槽相嵌合,所述凸框的四个角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均位于环形凸条的环绕范围之内;在所述滤板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所述滤布,所述滤布的外边缘通过外框板压紧于所述滤板上,所述滤布的中心孔内边缘通过内环板压紧于所述滤板上,所述外框板和所述内环板均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滤板连接。
上述压滤机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滤板上于所述滤板的中心孔周边设有环形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滤板的两根侧面均安装有所述滤布。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密封性好,无渗漏;滤板四边向外延伸凸出形成凸框,消除了滤板与凸框的间隙,且两面的凸框分别设有环形凸条和环形凹槽,能使滤板被压紧靠拢时,相邻滤板的凸框的环形凸条和环形凹槽正好嵌合,从而防止向外渗漏。
2、滤布通过压板牢牢固定在滤板上,使滤布不发生位移,确保了滤布的工作面平整,并能防止浆料从进料孔直接进入滤布和滤板之间,提高了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压滤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压滤单元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后视图。
图4是压滤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所示的压滤机主要包括机架1、横梁4、止推板7、带压紧板5的油压装置以及支架在横梁4上多个压滤单元6,机架1上固定有两根横梁4,止推板7固定于横梁4的一端,油压装置设置于横梁4的另一端,油压装置包括电机2和油缸3,油缸3的活塞杆3-1伸出端连接压紧板5,多个压滤单元6设置于压紧板5和止推板7之间,止推板7和各压滤单元6均开设有同轴的中心孔,当多个压滤单元6被压紧于止推板7和压紧板5之间时,这些中心孔相连通形成进料孔,参见图2;如图2至图4所示,压滤单元6包括滤板61和安装于滤板61两侧面的滤布62,滤板61的四边向两面延伸凸出形成凸框611,凸框611的其中一侧面设有环形凸条613,另一侧面设有环形凹槽612,当滤板61被压紧靠拢时,相邻滤板61的凸框611的环形凸条613和环形凹槽612正好嵌合,从而实现了密封,避免浆料泄漏;凸框611的四个角均设有通孔617,通孔617均位于环形凸条613的环绕范围之内;滤板61和滤布62均开设有中心孔616,在滤板61上设有锥台形凸柱614,在滤板61上于滤板61的中心孔616周边还设有环形凸台615,滤布62的外边缘通过外框板63压紧于滤板61上,滤布62的中心孔内边缘通过内环板64压紧于滤板61的环形凸台615上,外框板63和内环板64均通过螺钉与滤板61连接固定,以使滤布62的四周和靠近中心孔的部分紧密贴合于滤板61上。压滤单元6的出液孔、两侧的支撑柄等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市渝鑫稀贵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梧州市渝鑫稀贵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7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