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化成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7772.5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4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关成善;宗继月;孟博;吴静;杜显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世静 |
地址: | 2778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锂离子电池 化成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化成夹具,属于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化成柜作为生产中化成光身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工具,一直被广泛使用。但是如果使用时间过长,会造成下电极的弹簧容易松动,如不及时的维护,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就容易脱落,造成电池的破损或因光身电池短路引发安全隐患;而且在现有的化成柜夹具中,生产人员要格外用心的将锂电池的正负极对准夹具的上下电极,防止因上电极在化成的过程中触碰到锂电池的外壳而造成短路,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化成夹具
解决圆柱锂离子电池在化成操作中易造成电极接触壳体导致短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化成夹具,包括上、下电极,上、下两个电极设于基板上,所述上、下电极上分别设有中央开有凹槽的绝缘体,且上、下电极在绝缘体的凹槽内凸出,圆柱形锂电池的正负极置于绝缘体的凹槽内并与上、下两个电极在绝缘体凹槽内的凸出接触,下电极还设有一弹簧,压缩弹簧可调节两上下电极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体的凹槽为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直径大于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直径1.5mm-3mm。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体的凹槽深为2mm-4mm。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体的凹槽深为3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凹槽的绝缘装置,其凹槽内径稍微比锂电池的外径大,这样不仅能够固定住锂电池,而且还能精确定位锂电池的正极和上电极相接触,避免了因上电极碰到锂电池钢壳而造成的短路现象的发生。操作简单,易上手,不用将精力浪费在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和化成柜夹具的上下极的精确定位上,同时也减少了发生短路的机率以及锂离子电池因下电极弹簧松动而脱落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电极,2、基板,3、绝缘装置,4、下电极,5、圆柱形锂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1来看,在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化成柜夹具的结构中,包括有上电极1,基板2,绝缘装置3,下电极4,圆柱形锂电池5。在基板2上设上电极1、下电极4,上电极1和下电极4上顶部分别有绝缘装置3,绝缘装置3中间设有凹槽,凹槽中间放圆柱形锂电池5,下电极4上固定端设弹簧。
绝缘体的凹槽选用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直径大于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直径1.5mm-3mm,绝缘体的凹槽深为2mm-4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操作中,电池上架时,用圆柱形锂离子电池5负极对准下电极4的绝缘装置3的凹槽,将弹簧压下去,然后将圆柱形锂离子电池5的正极对准上电极1的绝缘装置3的凹槽;在电池下架时,则以相反顺序进行。基板2将上电极1和下电极4固定住,绝缘装置3将圆柱形锂离子电池5固定住。在化成的时候,就可以牢固的将锂电池固定住,操作简单,易上手,不用将精力浪费在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和化成柜夹具的上下极的精确定位上,同时也减少了发生短路的机率以及锂离子电池因下电极弹簧松动而脱落的现象。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证明: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现短路现象的机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7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蓄电池极耳蘸液的装置
- 下一篇:软包锂电池注液后静置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