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负异端的铝壳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6805.4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7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龚武荣;陈洲宇;董火红;刘军;韦优;林惠和;卿笃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伊斯诺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H01M6/00;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曾秋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负 异端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壳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负异端的铝壳电池。
背景技术
铝壳电池一般包括铝壳、卷芯、正极耳、负极耳和铝盖板,正极耳和负极耳均设置在卷芯和铝盖板之间,正极耳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卷芯和铝盖板的正极上,负极耳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卷芯和铝盖板的负极上,铝盖板扣合在铝壳的开口端,将卷芯、正极耳和负极耳密封在铝壳内。
铝壳电池包括正负异端铝壳电池和正负同端铝壳电池,正负同端为铝盖板表面点焊铝镍复合带(正极端子),电芯正负极焊接端子均处于铝盖板表面上;正负异端电芯是指铝壳外表面而言,正负异端电芯为铝镍复合带(正极端子)焊接于电芯铝壳底部,电芯负极、正极端子分别位于铝壳顶部和底部,但是,其正极耳与负极耳为平行结构,而且不处于电芯底部,而是均处于电芯顶部。
目前,最常见的正负异端铝壳电池如图1所示,负极耳位于铝壳40的顶端并与铝盖板10连接,而正极耳也位于铝壳40的顶部,正极耳通过连接带60与电池保护板30连接,负极耳与铆钉70的上平面焊接连接。
为了隔离铝盖板和铆钉,使电芯经点焊后不易短路,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铝盖板10的外表面的整个表面上贴设绝缘纸20,再将该电池组装成电池组时,为了防止电池保护板30和铝壳40接触造成短路,一般需要在铝壳40的侧边的整个表面上贴一层青稞纸50,这样的结构和工艺不仅工序复杂,从而人工成本较高,而且材料的成本也较高。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装配简单、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均较低,同时又能有效保护电池的侧边的正负异端的铝壳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装配简单、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均较低,同时又能有效保护电池的侧边的正负异端的铝壳电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正负异端的铝壳电池,包括铝壳、卷芯、正极耳、负极耳、铝盖板和电池保护板,所述铝盖板扣合在所述铝壳的开口端,所述铝盖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入有铆钉,所述负极耳设置在所述卷芯和所述铆钉之间,所述正极耳设置在所述卷芯和所述铝盖板之间,所述正极耳通过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电池保护板连接,所述铆钉通过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电池保护板连接,所述电池保护板设置于所述铝壳的一个侧面的外侧,所述铝壳的靠近所述电池保护板的侧面的外表面上和所述铝盖板的上表面上贴设有一体成型的绝缘介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正负异端的铝壳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介子包括相互垂直的横向段和纵向段,所述横向段贴设于所述铝盖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纵向段贴设于靠近所述电池保护板的侧面的外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正负异端的铝壳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介子的厚度为0.05mm~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正负异端的铝壳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横向段的面积占所述铝盖板的面积的1/4~1/2。
作为本实用新型正负异端的铝壳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电池保护板在所述铝壳的靠近所述电池保护板的侧面的投影落在所述纵向段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正负异端的铝壳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纵向段的长度小于所述铝壳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正负异端的铝壳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铝壳的前侧面和后侧面的相对应的角位上设置有防爆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正负异端的铝壳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均设置为镍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正负异端的铝壳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纵向段和所述铝壳的靠近所述电池保护板的侧面之间,以及所述横向段和所述铝盖板的上表面之间均设置有粘胶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铝盖板和铝壳的侧面之间一次性贴设一体成型的绝缘介子,不仅装配工艺简单、从而可以降低人工成本,而且贴设绝缘介子后,不需要再贴设青稞纸,从而可以减少材料,与此同时,该绝缘介子又能有效保护电池的侧边,防止电池短路而引起的爆炸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铝壳电池的正视图。
其中:10-铝盖板;
20-绝缘纸;
30-电池保护板;
40-铝壳;
50-青稞纸;
60-连接带;
70-铆钉。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其中:
1-铝壳;
2-卷芯;
3-正极耳;
4-负极耳;
5-铝盖板;
6-电池保护板;
7-铆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伊斯诺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伊斯诺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68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缺式无源电子标签
- 下一篇:适用于邮政投递外勤作业的一维条码采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