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机械加工的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5436.7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3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敬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明鑫轴承厂 |
主分类号: | B23F23/06 | 分类号: | B23F2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026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械 加工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加工领域,具体是指用于机械加工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滚齿的加工工艺中,滚切齿轮属于展成法,可将看作无啮合间隙的齿轮与齿条传动。当滚齿旋转一周时,相当于齿条在法向移动一个刀齿,滚刀的连续传动,犹如一根无限长的齿条在连续移动。当滚刀与滚齿坯间严格按照齿轮于齿条的传动比强制啮合传动时,滚刀的刀齿在一系列位置上的包络线就形成了工件的渐开线齿形。随着滚刀的垂直进给,即可滚切出所需的渐开线齿廓。
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采用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齿坯同时进行滚切,以提高加工效率。然而齿圈的固定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滚刀安装不对中,在滚刀刃磨后,前刃面的径向误差增大,夹具产生振摆等等,均会影响齿坯的加工精度,增大齿坯的报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机械加工的夹紧装置,方便齿坯在滚切时的紧固程度,并且齿坯进行微量调节,达到提高加工精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机械加工的夹紧装置,包括连接架以及固定在连接架上且中空设置的支撑轴,支撑轴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夹持圈,支撑轴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对应设置的锥形孔,两锥形孔内均滑动设置有调节块,调节块的截面宽度由下至上逐步递增;支撑轴内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的环面上滑动设置有两组分别与两调节块相对应的滚珠组件,滚珠组件包括两个可作用于调节块底端的滚珠和位于两滚珠之间区域的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滚珠相连;支撑轴内还滑动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的末端设置有活动盘,活动盘正对连接架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可与两滚珠组件配合的凸起,凸起呈圆弧状,且其弧长沿支撑轴轴向朝连接架的方向递减。
本实用新型中,锥形孔贯穿支撑轴的内外壁;调节块可为锥形设置。为使得滚珠更好地作用于调节块,固定盘的外径大小应与两调节块的位置相匹配,且滚珠应外凸于固定盘的环面。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先将两个齿坯相对设置然后套设在支撑轴上,通过旋转夹持圈使之对两个齿坯进行固定,直至两个齿坯以锥形孔的中心为对称点,紧固对称设置在支撑轴上。由于固定盘特定直径大小的设置,调节块的上部突出于锥形孔且置于两个齿坯之间。而连接架则被固定在机床上,通过对齿坯的滚切工序以完成滚齿的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相对设置的两个齿坯会出现一定的径向跳动而导致其固定位置发生偏移,即需要对齿坯进行微调。
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时,活动盘与固定盘相脱离,每一组滚珠组件中,两滚珠在第一弹性件的支撑作用下位于相对低位处,此时调节块则在自重作用于位于低位处。通过气缸或是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活动杆的端部连接,将活动杆向靠近连接架的方向驱动,此时,活动杆则会带动活动盘向固定盘靠近,而两凸起则将慢慢作用于两滚珠组件,使得每一组滚珠组件中的两滚珠均克服第一弹性件的支撑作用沿固定盘的环面逐步向高位处滑动,而调节块则在两滚珠移动过程中逐步上移。当两凸起弧长最长置入两滚珠组件间时,两滚珠则滑动至最高位,此时,调节块的上升位移达到最大这样,调节块的两侧壁则会与齿坯的端面接触并产生相对挤压,使得两个齿坯之间的紧固力度重新增大,进而减小齿坯的移动偏差,达到提高滚齿加工精度的目的。
在加工工序结束后,再次利用外部的驱动设备将活动杆沿远离连接架的方向移动,使得两凸起慢慢与两滚珠组件相脱离,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组滚珠组件中的两滚珠则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慢慢复位向低位滑动,相应地,调节块的位置也开始下降,而两个成品滚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相应地,两个成品滚齿之间的紧固力度逐渐降低,人工可快速对成品的滚齿进行拆卸,大大提高了滚齿的加工效率。
还包括顶进杆,所述顶进杆滑动设置在支撑轴内,当对齿坯进行微调时,顶进杆的位置被配置为,顶进杆的端部推动活动杆移动沿其轴线指向连接架的方向移动。在对齿坯进行微调时,外部的驱动设备直接将动力施予活动杆,特别是在驱动设备启动的瞬间,使得活动杆拥有较大的初始动量,活动杆瞬时移动速度过快,易使得调节的升降变化频率增大,无法实现针对性的齿坯的微调,本实用新型在支撑轴内设置顶进杆,且顶进杆的端部距离活动杆的端部间隔一端距离,当外部驱动设备启动时,带动顶进杆行驶一段距离后,顶进杆的运动状态趋于稳定,即顶进杆以匀速状态与活动杆端部接触,并将其带动至恰当的工位,使得调节块的升降保持稳定,进而更加灵活的对两个齿坯之间的紧固力度进行调节,保证齿坯的加工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明鑫轴承厂,未经重庆市明鑫轴承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54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敏性杂臂星型高分子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预防鸡新城疫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