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智能微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555415.5 | 申请日: | 2015-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2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丁菊;陈志荣;张燕鹏;何植业;古海东;马小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艾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3/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 地址: | 2211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智能 结构 | ||
1.一种分布式智能微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智能微网结构包括发电装置、第一电力变换装置、储能装置和用户负载,所述发电装置通过第一电力变换装置将交流电流的一部分输送给用户负载及存入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氢燃料电池储能装置,所述氢燃料电池储能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解装置、氢气存储装置、氢燃料电池组和第二电力变换装置,所述第二电力变换装置将电能转换成与用户负载相匹配的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智能微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和大电网系统,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光伏组件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后经过第一电力变换装置转换成与用户负载匹配的系统;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利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换成电能后经过第一电力变换装置转换成与用户负载匹配的系统;所述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将再生能源转换成电能后,输出交流电流;所述大电网系统通过化石燃料发电转换成电能后,输出交流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智能微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力变换装置包括第一DC-DC变换器、第一DC-AC变换器和双向储能变流器;所述第二电力变换装置包括第二DC-DC变换器和第二DC-AC变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智能微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氢燃料电池储能装置包括通过输送管依次连接的电解装置、氢气存储装置、氢燃料电池组、第二DC-DC变换器和第二DC-AC变换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智能微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常规储能电池组,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和大电网系统无法提供电能时提供电能,输出交流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智能微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通过双向储能变流器将交流电流的另一部分输送给大电网系统或者存入常规储能电池组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智能微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为通过电解槽电解水制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541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