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伞中棒及使用该伞中棒的伞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4940.5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8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祖荣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A45B2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陈德阳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伞中棒 使用 伞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中棒及使用该伞中棒的伞骨架,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伞上使用的伞中棒及使用该伞中棒的伞骨架。
背景技术
伞作为最常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具有遮风、避雨、防晒等功能。其中,折叠伞因其收藏方便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折叠伞通常包括伞中棒、内主骨、外主骨、副主骨,现有的折叠伞在收折时,副主骨、内主骨、外主骨层层叠加在一起依靠在伞中棒上,导致整个伞骨架在收折之后直径较大,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伞中棒及使用该伞中棒的伞骨架,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伞中棒,其外表面设有用于在伞收折时供伞的折叠连杆机构放置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竖向设置并且数量大于等于三个,这些收容槽以伞中棒的中轴线为中心均匀地分布在伞中棒的外表面上。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伞中棒的横截面是多角星的形状。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伞中棒的横截面是五角星的形状。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伞中棒的横截面是七角星的形状。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伞中棒由内管、中管、外管活动伸缩嵌套在一起。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内管、中管、外管三者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一种伞骨架,包括上巢、下巢、折叠连杆机构、伞中棒,伞中棒外表面设有用于在伞收折时供伞的折叠连杆机构放置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竖向设置并且数量大于等于三个,这些收容槽以伞中棒的中轴线为中心均匀地分布在伞中棒的外表面上,该上巢固定安装在伞中棒的上端,该下巢可滑动地设置在该伞中棒上,所述折叠连杆机构与上巢和下巢枢接,所述上巢和下巢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收容槽设有让位槽,所述折叠连杆机构枢接在上巢和下巢的让位槽当中。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折叠连杆机构包括内主骨、外主骨、副主骨,所述副主骨与外主骨分别位于内主骨的两侧,并且,内主骨、外主骨、副主骨收折时三者并排设置。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折叠连杆机构还包括外翻主骨、第一支骨和第二支骨;该内主骨的内端与该下巢枢接,该内主骨的外端与该外主骨靠近其内端的部位枢接;该副主骨的内端与该上巢枢接,该副主骨的外端与该内主骨的中部枢接;该第一支骨的内端与该副主骨靠近其外端的部位枢接,该第一支骨的外端与该外主骨的内端枢接;该第二支骨的内端与该内主骨靠近其外端的部位枢接,该第二支骨的外端与该外翻主骨的内端枢接;该外主骨的外端与该外翻主骨靠近其内端的部位枢接。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折叠连杆机构还包括外翻主骨、第一支骨和第二支骨;该内主骨的内端与该上巢枢接,该内主骨的外端与该外主骨靠近其内端的部位枢接;该副主骨的内端与该下巢枢接,该副主骨的外端与该内主骨的中部枢接;该第一支骨的内端与该副主骨靠近其外端的部位枢接,该第一支骨的外端与该外主骨的内端枢接;该第二支骨的内端与该第一支骨靠近其外端的部位枢接,该第二支骨的外端与该外翻主骨的内端枢接;该外主骨的外端与该外翻主骨靠近其内端的部位枢接。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伞中棒外表面设有竖向设置收容槽,伞收折时伞的折叠连杆机构可以放置在收容槽内,从而减小整个伞骨架在收折之后的直径,具有细瘦的优点,方便携带。
2.所述副主骨与外主骨分别位于内主骨的两侧,内主骨、外主骨、副主骨收折时三者并排设置,进一步减小伞骨架的直径。
3.所述上巢和下巢的外表面设有让位槽,所述折叠连杆机构枢接在上巢和下巢的让位槽当中,在收折时,折叠连杆机构的端部可以放置在让位槽当中,有利于伞中棒体积的减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伞骨架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绘示了图1所示伞骨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伞骨架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绘示了图3所示伞骨架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伞中棒,属于外翻型的折叠伞,包括伞中棒20、上巢40、下巢60、折叠连杆机构80,该上巢40固定安装在伞中棒20的上端,该下巢60可滑动地设置在该伞中棒20上,所述折叠连杆机构80与上巢40和下巢60枢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祖荣,未经刘祖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4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投影装置
- 下一篇:基于白光LED器件的工地环境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