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槽式聚光供能的双床水浴式固体吸附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2834.3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7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丽;宋向波;季旭;刘廷森;高瑾;刘佳星;李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7/00 | 分类号: | F25B27/00;F25B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聚光 水浴 固体 吸附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槽式聚光供能的双床水浴式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面对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两大难题,探索和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储量接近无限、分布广泛的新型能源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中,太阳能槽式聚光集热系统能够为用能装置提供连续稳定的高品位热能,目前运用较为广泛。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技术因其使用绿色无氟的制冷剂而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然而,太阳能吸附制冷技术的间歇性导致其制冷性能较低,限制了其广泛发展。因此,如何实现制冷的连续性,充分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以上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槽式聚光供能的双床水浴式固体吸附制冷系统。该系统将太阳能槽式聚光集热系统与双床水浴式吸附制冷系统相结合,为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提供连续稳定的高品位热源。采用双床进行循环制冷,实现了吸附制冷的连续性,提高了吸附制冷系统的循环制冷总效率。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槽式聚光供能的双床水浴式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包括太阳能槽式聚光集热系统、保温水箱、吸附床、冷凝器、蒸发器、真空阀门、储热水箱、循环水泵、传质管道、循环管道及球阀。其特征在于吸附床(3-1)和吸附床(3-2)通过传质管道分别与真空阀门相连后再依次共同连接冷凝器和蒸发器,吸附床(3-1)和吸附床(3-2)分别放置于保温水箱(2-1)和保温水箱(2-2)中;保温水箱(2-1)的出水口通过循环管道连接球阀后与储热水箱的进水口①相连,保温水箱(2-1)的进水口通过循环管道依次连接球阀和循环水泵后与储热水箱的出水口②相连;保温水箱(2-2)的出水口通过循环管道连接球阀后与储热水箱的进水口③相连,保温水箱(2-2)的进水口通过循环管道依次连接球阀和循环水泵后与储热水箱的出水口④相连;太阳能槽式聚光集热系统的出口端通过循环管道与储热水箱的进口端②相连,太阳能槽式聚光集热系统的进口端通过循环管道循环水泵相连后与储热水箱的出口端④相连。
所述的吸附制冷系统的制冷工质对为活性炭-甲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太阳升起时,太阳能槽式聚光集热系统接受太阳辐射后通过循环水泵对储热水箱内的水进行循环加热,当储热水箱中的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打开球阀(11-1),通过循环水泵(8-1)将热水输送至保温水箱(2-1)中对吸附床(3-1)进行加热解吸。同时,将冷却水注入保温水箱(2-2)中对吸附床(3-2)进行冷却,吸附床(3-2)由于受到冷却而对吸附床(3-1)所解吸出的制冷剂进行吸附,制冷剂因受到吸附作用而产生蒸发制冷的效果。当吸附床(3-1)中的制冷剂解吸完毕,同时吸附床(3-2)对制冷剂的吸附达到饱和。此时,打开球阀(11-2)将保温水箱(2-1)中的热水放回至储热水箱中继续进行循环加热,同时将保温水箱(2-2)中的冷却水排出。当水温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打开球阀(11-4),通过循环水泵(8-2)将热水输入至保温水箱(2-2)中,对吸附床(3-2)进行加热解吸,同时又将冷却水注入保温水箱(2-1)中对吸附床(3-1)进行冷却,吸附床(3-1)由于受到冷却而对吸附床(3-2)中解吸出的制冷剂进行吸附,制冷剂由于受到吸附作用而产生蒸发制冷的效果。双床以此不断交替进行加热解吸和冷却吸附过程,进而达到连续蒸发制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床不断进行交替加热解吸和冷却吸附过程,解决了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的间歇性问题。另外,将太阳能槽式聚光集热系统产生的热水作为驱动热源直接加热吸附制冷系统的吸附床,为制冷系统提供连续稳定的高品位热能,有效提高了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槽式聚光集热系统,2-1、2-2-保温水箱,3-1、3-2-吸附床,4-冷凝器,5-蒸发器,6-1、6-2-真空阀门,7-储热水箱,8-1、8-2、8-3-循环水泵,9-传质管道,10-循环管道,11-1、11-2、11-3、11-4-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未经云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2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成形极限图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氮吹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