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净肤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2618.9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9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纽唯盛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7/04 | 分类号: | A47K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肤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肤仪,尤其是一种手持方便、舒适度极佳的净肤仪。
背景技术
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女性,对应面部的美容越来越在意。但是,有的人的面部皮肤中的毛孔较为粗大,或者因为油性皮肤而导致有过多的油脂或化妆品残留物堵塞毛孔,在面部留下黑头和暗疮等,这些都大大的影响了女性的面部美容,且会对面部的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实用新型了各种润肤品和卸妆油,但是,这些产品均为化学产品或研磨剂,长时间使用,就无法避免有润肤品或卸妆油残留在毛孔里,从而对面部皮肤造成伤害。
因此,就急需研制出一种手持方便、舒适度极佳的净肤仪,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持方便、舒适度极佳的净肤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净肤仪,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一手持壳体以及安装在手持壳体前端的净肤装置;
所述手持壳体呈前端粗后端细的长条状,所述手持壳体前端开口,所述手持壳体内部从后端向前端依次设有电池基垫、可充电电池、DC马达以及变速齿轮箱,所述手持壳体内还设有一用于支承可充电电池的电池箱,该电池箱的末端与电池基垫连接,前端向DC马达延伸形成一可容纳并支承马达的壳体,所述手持壳体与电池箱之间的空隙嵌有一PCB功能板,所述手持壳体上还设有一与PCB功能板接触的开关按钮;
所述净肤装置包括一恰可内嵌入手持壳体前端开口的支撑壳以及一毛刷,所述变速齿轮箱的输出轴延伸至支撑壳前端,所述毛刷安装在变速齿轮箱输出轴上;
所述支撑壳内还设有一与输出轴接触的充电簧片,该充电簧片两侧分别夹持有延伸至支撑壳外的导电柱;
所述净肤仪还包括一充电座,该充电座上具有一可供手持壳体端部嵌入的插口,所述充电座上设有与导电柱对应设置的金属接触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壳与手持壳体的接触处设有沿手持壳体内壁延伸的环形防水圈。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壳体的前沿设有一装饰环。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柱的末端呈半圆状。
进一步的,所述变速齿轮箱输出轴还可以安装按摩板,所述按摩板表面嵌有若干按摩滚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手持壳体内的可充电电池驱动DC马达转动,经过变速齿轮箱的输出轴带动毛刷转动,然后将毛刷置于脸上反复摩擦,从而达到净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电池箱可避免电池和DC马达在手持壳体内发生窜动,结构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变速齿轮箱可将DC马达的输出转速调节至适合人体的最佳转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导电柱和充电座的配合使用可让用户充电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手持壳体采用人体力学设计,满足用户的最佳手持方式,舒适度极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环形防水圈可防止液体进入手持壳体内,避免导致短路故障,从而使用寿命更长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手持壳体前沿的装饰环使得净肤仪的外形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导电柱末端呈半圆状,接触更优良且不会发生卡死现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毛刷可以用按摩板进行更换,净肤完成后可以使用按摩板进行按摩,舒适度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净肤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净肤仪去充电座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净肤仪去充电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净肤仪,包括一手持壳体1以及安装在手持壳体前端的净肤装置2。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手持壳体1呈前端粗后端细的长条状,手持壳体1前端开口,手持壳体1内部从后端向前端依次设有电池基垫3、可充电电池4、DC马达5以及变速齿轮箱,手持壳体1内还设有一用于支承可充电电池的电池箱6,该电池箱6的末端与电池基垫3连接,前端向DC马达5延伸形成一可容纳并支承马达5的壳体,手持壳体1与电池箱6之间的空隙嵌有一PCB功能板,手持壳体1上还设有一与PCB功能板接触的开关按钮7。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净肤装置包括一恰可内嵌入手持壳体1前端开口的支撑壳以及一毛刷,变速齿轮箱的输出轴延伸至支撑壳前端,毛刷安装在变速齿轮箱输出轴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支撑壳内还设有一与输出轴接触的充电簧片,该充电簧片两侧分别夹持有延伸至支撑壳外的导电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纽唯盛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纽唯盛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26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