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料旋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1657.7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0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蔡德晟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料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空调外机的输送过程中,为增加输送容量,并适当增加工位,常需要延长将输送带,然而,为节省输送带的占用空间,又需将输送带转弯设置。现有的输送带在转弯处常仅设置为无动力的多个辊轮,辊轮垂直交错,以实现空调外机的转弯输送,然而,这种方式对于重量较大的物料如空调外机将无法传送,容易卡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送料旋转机构,能顺畅、可靠地带动较重的物料转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送料旋转机构,包括机架、升降台、旋转机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分设于机架顶部两侧,升降台位于机架内,旋转机构安装于升降台并与第二传输机构相连,第二输送机构通过旋转机构设于升降台顶部。
优选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机架顶部两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杆和第一链式输送机构,两第一支撑杆相互平行,第一链式输送机构分别安装于两第一支撑杆的内侧。
优选地,升降台包括支撑板、底架和直线气缸,支撑板固定于底架顶端,直线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支撑板,直线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延伸并与旋转机构固接。
优选地,旋转机构包括回转气缸、底板和顶板,底板与直线气缸的活塞杆垂直固接,顶板用于承载第二输送机构,回转气缸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且回转气缸的壳体固定于底板,回转气缸的回转缸体与第二输送机构相连。
优选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顶板两侧的两个第二支撑杆和第二链式输送机构,两第二支撑杆相互平行,第二链式输送机构安装于两第二支撑杆之间。
优选地,底板上设有多个定位块,顶板上设有与定位块一一对应插装配合的定位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立的旋转机构带动第二输送机构转动,且第二输送机构还可被升降台带动升降,从而可以更灵活地承载物料,并顺畅地转弯输送,该独立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使得转弯输送更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送料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送料旋转机构的主视图。
图中:1、机架;2、升降台;21、支撑板;22、底架;23、直线气缸;3、旋转机构;31、回转气缸;32、底板;321、定位块;33、顶板;4、第一输送机构;41、第一支撑杆;42、第一链式输送机构;5、第二输送机构;51、第二支撑杆;52、第二链式输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的送料旋转机构,包括机架1、升降台2、旋转机构3、第一输送机构4、第二输送机构5,第一输送机构4分设于机架1顶部两侧,升降台2位于机架1内,旋转机构3安装于升降台2并与第二传输机构相连,第二输送机构5通过旋转机构3设于升降台2顶部。
通过独立的旋转机构3带动第二输送机构5转动,且第二输送机构5还可被升降台2带动升降,从而可以更灵活地承载物料,并顺畅地转弯输送,该独立设置的第一输送机构4和第二输送机构5,使得转弯输送更为可靠。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对第二输送机构5提供旋转避让空间,第一输送机构4包括分别固定于机架1顶部两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杆41和第一链式输送机构42,两第一支撑杆41相互平行,第一链式输送机构42分别安装于两第一支撑杆41的内侧。分设于两第一支撑杆41的两第一链式输送机构42之间形成避让空间,供第一输送机构4转动和升降。
为对第二输送机构5提供可靠升降动作,升降台2包括支撑板21、底架22和直线气缸23,支撑板21固定于底架22顶端,直线气缸23的缸体固定于支撑板21,直线气缸23的活塞杆竖直延伸并与旋转机构3固接。
为对第二输送机构5提供可靠、灵敏快速的旋转动作,旋转机构3包括回转气缸31、底板32和顶板33,底板32与直线气缸23的活塞杆垂直固接,顶板33用于承载第二输送机构5,回转气缸31位于顶板33和底板32之间,且回转气缸31的壳体固定于底板32,回转气缸31的回转缸体与第二输送机构5相连。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可靠承载较重的物料,如空调外机,第二输送机构5包括分别固定于顶板33两侧的两个第二支撑杆51和第二链式输送机构52,两第二支撑杆51相互平行,第二链式输送机构52安装于两第二支撑杆5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1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裱瓦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护底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