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基碳化硅用U型挤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51062.1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7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盖洪涛;徐鑫;刘兆伟;于长富;郑永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111099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挤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挤压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基碳化硅用U型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由于6系铝合金具有中等强度、较好的金属流动性等特点,因此采用如图1所示的模具即可完成挤压生产。但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低塑性和较差的金属流动性等特点,不易于挤压成型。因此采用常规如附图1所示模具挤压得到的型材表面质量差且尺寸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基碳化硅用U型挤压模具,以实现防止低塑性合金在挤压时产生表面裂纹和减少金属在流入工作带时的非接触变形,从而调整了金属流动均匀性,保证了产品尺寸精度,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基碳化硅用U型挤压模具,包括模体,所述模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模体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内凹的导流坑;所述导流坑内设有贯穿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为U型模孔;所述导流坑上部的内边缘设有入口倒角;所述导流坑两端头的上部外边缘为椭圆弧形;所述导流坑的内转角处均为圆滑过渡。
进一步,所述导流坑的形状与成型腔相同,尺寸为成型腔的0.5~1.2倍。
进一步,所述导流坑沿着模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直段和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底部设有弧形倒角。
进一步,所述导流坑过渡段的两端头处设有用于铝棒流动的促流角,所述促流角的上部外边缘为椭圆弧形,其形状与导流坑端头相同,内壁为上宽下窄的弧形锥面。
进一步,所述弧形锥面倾斜向下的方向为远离模体的中心。
进一步,沿着所述模体的径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孔,相邻所述固定孔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所述固定孔孔缘处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体上设置导流坑和入口倒角的方式,防止低塑性合金在挤压时产生表面裂纹和减少金属在流入工作带时的非接触变形,从而调整了金属流动的均匀性,可使成型腔内铝棒流速保持一致,从而使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挤压型材表面无裂纹、划伤等缺陷,并保证了产品的尺寸精度,为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挤压型材的工业化量产提供了前提;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促流角结构,从而提高了模具整体强度,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附件的优点将在下面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模具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正视图;
其中,1-模体,2-导流坑,3-入口倒角,4-直段,5-过渡段,6-促流角,7-成型腔,8-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基碳化硅用U型挤压模具,包括模体1,所述模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模体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内凹的导流坑2;所述导流坑内设有贯穿的成型腔7;所述成型腔为U型模孔;所述导流坑上部的内边缘设有入口倒角3;所述导流坑两端头的上部外边缘为椭圆弧形;所述导流坑的内转角处均为圆滑过渡。本实用新型增加内凹的导流坑后铝型材的挤出效果更好,壁厚更加均匀,因为在挤出前,加热后的铝棒进入模具会先将整个导流坑凹模填充满,然后再从成型腔中挤出,相当于增加了一定的挤出压力,且挤出的铝型材表面光滑,壁厚均匀,制作壁厚较薄的型材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产品质量。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导流坑的形状与成型腔相同,尺寸为成型腔的0.5~1.2倍。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导流坑沿着模体的轴向方向设置有直段4和过渡段5,所述过渡段的底部设有弧形倒角,利用铝棒在导流坑中流动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导流坑过渡段的两端头处设有用于铝棒流动的促流角6,所述促流角的上部外边缘为椭圆弧形,其形状与导流坑端头相同,内壁为上宽下窄的弧形锥面,所述弧形锥面倾斜向下的方向为远离模体的中心。本实用新型在挤压时铝型材顺着圆锥面被挤入成型模块内,减少阻力和流动距离,使其延展效果较好、型材表面光洁、质量高,进一步保证了在U型模孔的两端头处金属流动的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51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竖流式沉淀池
- 下一篇:百米重轨摆动式导向装置